当前位置: 首页>>读者培训>>教学科研>>正文
实证论文结论写作的七个要素与六个误区
2024-04-06 09:17   审核人:

实证论文讨论部分是作者对其研究工作的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的体现,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研究的贡献和意义。然而,很多作者对这部分不够重视,认为“剩下的论文工作好像没有什么好做的了”,结果把这部分写得不够深刻和全面。克叶尔·埃瑞克·鲁德斯坦和雷·R牛顿在其著作《顺利完成硕博论文:关于内容和过程的贴心指导(第3版)》中给出了论文讨论部分写作的七个要素和六个误解,供写作者参考。

一、讨论部分包含的七个要素

讨论部分是对归纳思维的训练,通过把本研究结果与已有文献相结合的方式,推断出一定的结论。好的讨论部分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1.对重要研究发现的概述。

2.依据现有研究对本研究发现的思考。

3.本研究对当前理论的意义。

4.对未能支持或只是部分支持假设的那些发现进行深度剖析。

5.可能影响结果有效性或概括性的各种局限。

6.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7.本研究对专业实践或应用的意义(这条可有可无)。

也就是说,在讨论部分仅仅重述自己的研究发现是不够的,而是需要逐个审视每一条假设和研究问题的状态,因为在讨论部分,我们已经收集并考察过了数据材料。首先,我们需要在获得资料的基础上,从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探索数据资料的意义,推出自己的论点;其次,我们要对本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回答了最初提出的问题做出评价,所有推理要尽量建立在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要在数据资料中寻找规则性,并看看能否沿多种路线找到同一结论的证据;最后,随着我们对自己发现的解释,要考虑已有文献中其他解释的优点和缺点,注意比较本研究数据资料和结论与他人贡献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个好的讨论总要公开承认和评价对自己研究结果的不同解释。

另外,避免使术语脱离语境,导致其失去应有的意义,比如参见“假设1”或者“A组的分数显著高于B组”等表述。要使用平白的语言和变量的具体名称,例如“和那些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相比,接受过冲突化解技能强化培训的教师,在解决教室冲突方面成效显著更高”,这样表述清楚之后,读者即使不熟悉你研究中的专业术语,也能理解你的研究结果的意义。

二、讨论部分写作存在的六个误区

1.讨论部分再次对数据结果进行阐述。就像在“结果”部分不讨论研究发现一样,在讨论部分也不能展示对资料的二次分析。数据结果分析应该在“研究结果”部分完全展示出来。

2.重复和再次阐述已经说过的观点。“讨论”部分经常被错误地当作是对各种具体发现的总结,然而实际上,在这一部分,应该将重点放在“讨论”而不是“叙述”上,应重点说明如何通过分析各特定变量之间的关系来从你的资料中推断出更广泛的概念和结论。

3.罗列出关于本研究所有可能的不足。其实,更好的做法是接受研究的实际情况,如果真的有硬伤,比如把某一结果归咎于研究设计的重大缺陷等,那就有可能会被读者质疑“这样的研究为什么还要做呢?”。不过,如果只是描述研究有未曾预计到的缺陷或局限,则是合理的。

4.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了一长串建议。通常不建议提很多建议,集中提上一两个主要建议要好很多。例如,建议未来的研究区别肤色、性别、年龄等展开,这其实是浪费篇幅。更好的做法是,为了推进相关领域的某项研究,指出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注意不要把该项研究就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作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这样只是暴露了自己对资料研究得还不够透彻。

5.不要包括细节,也不要大篇幅赘述。和其他部分一样,讨论部分也要有逻辑,有焦点。方法之一就是避免使用情感色彩浓烈的语言,例如“令人吃惊”“有趣”“重要”等等。要让读者根据资料实事求是地来判断我们的结果和结论,而不是仅仅凭我们“主观”的表述。

6.把不显著的发现充作显著发现。显然我们必须在论文中呈现具有显著性的发现。但是,当结果不具统计显著性时又该怎么办呢?其实,结果不显著并不意味着研究质量低劣。研究就像是“寻宝”,谁也无法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在采集资料前,我们应该对研究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所预期并做好解释的准备,从而使研究结果不会成为坏结果。对于推进学科领域的知识而言,任何结果都是有价值的信息。只不过,结果不显著预示着要做更全面的研究。

 作者:岳鑫鑫(科研写作研究所第一编辑部主任)

关闭窗口
   
  科研知识 更多>>
· 扎根理论方法提升理论框架质量的...
· 实证论文结论写作的七个要素与六...
· 文献引用的七个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
·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八个区别与...
· C刊论文“现象”研究的七种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