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读者培训>>教学科研>>正文
提升论文趣味性的12个方法
2024-03-05 08:40   审核人:

“有趣”是好标题的重要维度。论文标题最重要的要素就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有趣”虽然很好,但很多作者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MurrayS.Davis在That's Interesting!: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Sociology and a Sociology of Phenomenology一文中,曾针对理论的有趣性提出了12个指标,即组织、组成、抽象、普遍化、稳定、功能、评价、相互关系、共存、协变、反对、因果关系。由于理论往往是针对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而提出的,,因此,理论有趣性的指标,可以迁移运用于论文标题上。同时,为了让上述12个指标及其相关阐述更符合汉语的认知习惯,我们把“有趣问题”的评级指标,确定为:有序与无序、单一与多元、局部与全局、个别与普遍、稳定与变化、有效与无效、好与坏、相关与无关、正相关与负相关、共生与排斥、相似与对立、因果与非因果。将其作为论文提出有趣问题的种方式。

一、“有序”与“无序”

“有序”与“无序”说的是,论文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看似是有序的,实际是无序的;或者看似是无序的,实际是有序的。同时呈现“无序”与“有序”等信息的研究问题,充满了反差和未知,这样的标题就是有趣的。

比如,《“以谣辟谣”:政府回应中的特殊现象及其解读》一文,研究政府“以谣辟谣”。“辟谣”说的是,社会上出现了谣言而需要政府出面辟谣。谣言到了政府出面回应的程度,说明社会出现了某种“无序”状态。而当政府习惯了用“以谣辟谣”的方式回应社会谣言时,又说明政府在回应谣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有序”状态,也即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再如,《“中国知网的搬运工”如何运作——拙文<心象说: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奇特旅行》一文。“中国知网的搬运工”说的是学术抄袭,学术抄袭显然是学术界的一种“无序”状态,而这位作者发现自己的论文被人抄袭后,想到写一篇揭露对方抄袭行径的文章,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抄袭也是有套路”,在抄袭的问题上,抄袭者以一种“有序”的状态剽窃他人成果。

二、“单一”与“多元”

“单一”与“多元”说的是,研究问题所指向的现象“看似单一,实则多元;看似多元,实则单一”。也就是,多元现象背后可能只有一个单一的根源,但单一的现象背后可能有多元化的影响因素。

比如,一看到《究竟是患寡、患不均还是患不公?——基于CGSS(2006)对居民幸福感决定的经验研究》这个论文标题,人们就会想到孔子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不均”是影响幸福感的唯一因素。但是上面这篇论文的研究问题,作者却列举了三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准备探讨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居民幸福感。不管最终的答案是哪个,当作者列出上述三个备选因素,其实已经说明: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可能不是千百年来人们以为的“患不均”。

再如,《“富百姓、穷政府和弱学校”现象及教育治理》一文,作者所研究的“富百姓”“穷政府”“弱学校”,看似是三个相对独立的对象,实际上背后存在一条串联起三者的主线。正因为这条主线的存在,才有了“富百姓”“穷政府”“弱学校”这样的提法。这个主线就是中国的城镇化。更具体地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富裕起来农村居民搬到城里居住,子女也去了城里更好的学校就读,而乡镇政府由于其治下的经济不如城市,这一级政府要比市政府穷。乡镇政府没钱,也就无法拿出更多钱去发展教育,于是乡镇学校就成了“弱学校”。可见,三个不同的主题及现象,背后的动因只有一个。

三、“局部”与“全局”

“局部”与“整体”说的是,所研究的问题“看似是局部现象,实际是全局现象”,或者“看似是整体现象,其实是局部现象”。

比如,《“一家两制”农业生产行为的农户模型分析——基于健康和收入的视角》一文,研究的是“一家两制”现象。“一家两制”说的是,有的农户出于逐利目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但自己却不敢消费这些待出售的农产品,而只得另起炉灶用可持续农业的方式,来生产自己食用的农产品。而有的农户因为没钱买大量化肥、农药,而只能借助农家肥等可持续方式开展农业生产,并且自己舍不得消费自己生产的绿色农产品,而花钱购买市场出售的用化肥、农药喂大的农产品。上述现象,看似只是不同农户基于自身实际做出的局部选择,但它其实是一个整体性的全局问题,也即生产和消费的全局问题。不管农户做出的“一家两制”行为有何不同,其背后反映的都是自身需求和消费者需求不一致的矛盾。再如,《后排男孩: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的群体塑造》一文中的“后排男孩”,指的是,因为不守纪律、喜欢顶撞教师而被安排做到教室后排的那些男孩。“后排男孩”虽然表现出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特征,但是“后排男孩”问题并不是“后排男孩”这一个群体专属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教育公平、学校文化的全局问题。

四、“个别”与“普遍”

“个别”与“普遍”说的是,以往容易被人们理解成个别现象的问题,其实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们所以为的普遍现象,也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现象。当然,对于论文写作看来说,主要是指前一种情形。

比如,一说起“去工业化”,人们可能想到发达国家才需要去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跟“去工业化”没有太大关系,但《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比较及其对当前中国的启示——以英国和美国为例》一文,却告诉我们“去工业化”并非只存在于发达国家,它不是发达国家才有的个别现象,在发展中国比如中国,也存在“去工业化”。再如,《发达国家或地区代课教师现象研究——以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例》,研究的是代课教师现象。一说起代课教师,人们脑海里呈现的场景可能是:大山深处,有一位甘愿奉献的代课教师。也就是,人们容易把“代课教师”跟落后地区联系起来,以为只有落后地区才存在代课教师。实际上,发达国家或先进地区同样存在代课教师现象,它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五、“稳定”与“变化”

“稳定”与“变化”说的是,有些问题或现象看上去固定不变,其实是在变化着的,有些问题看上去变化了,实际内核保持不变。比如,《城乡户籍歧视是否趋于止步——来自改革进程中的经验证据:1989-2011》一文,研究“城乡户籍歧视是否趋于止步”。按照一般的理解,随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城乡户籍歧视应当所有缓和,也就是应当走向“不歧视”的稳定结局,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而是存在变数。这样充满变数的问题,便有了一定的趣味性。再如,《“分而不离”:分家与代际关系的形成》一文,研究的是“分家”现象。“分家”的字面意思,就是“分居各自过活”。既然是“分居各自过活”,那么“分家”就意味着大家庭要经历拆分成多个小家庭这一变化,以及分家前和分家后在很多方面应当不一样。然后,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分家”似乎只是形式上的,家庭的实质并无明显改变。比如,即便分家后,父母可能仍会资助子女,出现“分而不离”的局面。一方面是“分”,另一方面是“不离”,这样充满矛盾的问题,自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六、“有效”与“无效”

“有效”与“无效”说的是,某些现象或问题看似是无效的,实际是有效的,有些看似是有效的,实际是无效的。

比如,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很多人主张从古人那里寻求药方,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十分推崇,认为它可以解决西方社会过度竞争带来的环境以及气候问题。然后,《天人合一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吗——气候变化的政治模式反思》,却对此提出质疑,那么,天人合一到底能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它的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这个基于“有效”和“无效”而提出的问题,本身就很有趣。再如,黎族合亩制地区历来就有生产互助的传统。以往学界认为互助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然而,《“低效”但“有用”的黎族农业生产互助:被构建出来的社会需求》却不这样认为,作者研究黎族农业生产互助“低效”但“有用”这一问题。也就是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该民族的生产互助可能“无效”,但是“无效”不等于“无用”。在其他社会性需求方面,上述生产方式发挥着“有效”的特定作用。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不同的侧面分别对应“有效”或“无效”,挖掘出“有效”或“无效”的各种侧面,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充满戏剧性。

七、“好”与“坏”

“好”与“坏”说的是,有些现象看似是坏事,实际是好事;有些现象看似是好事,实际是坏事。“好”与“坏”的这种不确定性,让相关的研究问题充满趣味。

比如,《财政补贴:“馅饼”还是“陷阱”?——基于融资约束VS.过度投资视角的实证研究》一文,就研究了一个符合上述特征的有趣问题。财政补贴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具有两面性,可能是“馅饼”,促进企业发展,也可能是“陷阱”,不利于企业发展。但不管是“馅饼”还是“陷阱”,“好”与“坏”这类问题,都能在引导人们辩证思考的同时,感受到问题的趣味性。再如,人们一般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但我们也时常看到,有一些新诗因为其世俗的表达而引发争议。那么,诗歌世俗化是好事还是坏事?《论诗歌世俗化的污名与误区》研究的是,正是这一问题。不管“诗歌世俗化”是还是还是坏事,当人们开始谈论这一问题时,本身就说明“好”与“坏”已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调动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相关”与“不相关”

“相关”与“不相关”说的是,某些现象看似无关,其实相关,而有些现象看似相关,其实无关。

比如,罗尔斯在《正义论》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有人便进一步认为,正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也就是认为,“正义”跟“首要价值”直接挂钩,其他价值都要让步于“正义”。由于“正义”基本是个褒义词,而社会主义追求人人平等,所以人们容易产生上述认识。但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吗?》一文却不这么认为,而要研究“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吗”。这样反常识的追问,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再如,“明知故犯”是汉语中的一句熟语,很少有人会去质疑它。然而,《“明知”未必是“故犯”——论刑法“明知”的罪过形式》在研究刑法问题时,把“明知”“故犯”一拆为二,认为二者不具有相关性。这样的视角和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充满趣味。

九、“正相关”与“负相关”

“正相关”与“负相关”这对指标,是“相关”和“不相关”的进一步细化。它说的是,有些现象看似正向影响,其实负向影响,有些现象看似负向影响,其实正向影响。

比如,“多子多福”是中国民间的一句良好祝愿,但是很多人把它简单理解成“家里孩子多,是一种福气”,也就是认为“子女数量”与“家庭生活质量”成正比。但这只是民间流传的解释,这句话拿到学术上还成不成立呢?“多子”一定“多福”吗?《多子未必多福——生育决策、家庭养老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一文,研究的就是这个“正相关”与“负相关”的问题。它的趣味性在于,从朴素的生活经验出发,为人们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提供科学解释。再如,一说起浙商群体,人们一方面承认他们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擅长经商,另一方面也留意到浙商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低于全国私营企业主平均水平。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正向激励浙江群体经商行为,“学历低”对他们的创业起正作用还是反作用?《低“人口素质”与高经济增长——基于浙商群体的解释》一文,研究的正是这一有趣的问题。

十、“共生”与“排斥”

“共生”与“排斥”说的是,有些现象看似共同存在,其实相互排斥,有些现象看似相互排斥,其实共同存在。比如,《“阿卡西乌分裂”:中古早期基督教会一次重大冲突初探》一文,所研究的““阿卡西乌分裂””是中古早期基督教会内部爆发的一次重大冲突。它与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常被混淆的两个不同历史事件,但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如,国家高度重视家庭农场建设。有国家政策加持,大资本农场应当与家庭农场和谐共生。然而,《大资本农场不能打败家庭农场吗?——华南地区对虾养殖业的资本化过程》却研究了一个相反的现象,对二者和谐共存持悲观态度,反驳了“资本化并不必然带来农民的无产化”,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等政策的紧迫性。

十一、“相似”与“对立”

“相似”与“对立”说的是,有些现象看似很像,其实彼此截然不同,有些显然看似对立,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人们容易把“民主”和“大众”联系起来,认为大众崛起了,民主也就提升了。然而,《大众的崛起与民主的衰弱——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与商议民主的关系》一文,研究的却是“大众的崛起与民主的衰弱”问题,也就是从对立角度研究当今时代“大众”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再如,按照一般的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相对,个体理性了,集体也应该理性。但是,个体理性行为选择并不必然产生集体理性结果,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也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看似相似,其实“对立”。基于上述逻辑,《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边界、均衡及规制》一文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洽和的边界与均衡基点。

十二、“因果”与“非因果”

“因果”与“非因果”说的是,有些现象看似具有因果关系,其实只是相关,但并不具有因果关系,有些现象看似不具有因果关系,实际上却具有因果关系。

比如,很多人担心,土地流转导致非粮化,因而影响粮食安全。也就是认为“土地流转”和“非粮化”存在因果关系。《土地流转一定会导致“非粮化”吗?》却提出一个相反的问题,即“土地流转”和“非粮化”存在因果关系吗?作者把这样一个问题写进论文里,我们大概也能猜到,其结论是二者不具有必然因果关系,但这一结论还是令人意外。再如,一说起中国,人们就会想“礼仪之邦”,怎么也不会把“性恶论”跟“改变中国”联系起来,也就是默认二者不具有因果关系。然而,有一篇论文标题写的正是《性恶论改变中国》。作者基于历史上的人性恶与人性善的大辩论,提出“什么理论改变了中国”这一问题,揭示出性恶论改变了中国。

小结

以上便是论文有趣问题提出的12种方式。如果归纳起来,上述12对“有趣”指标,其背后提出问题的逻辑可归结为三点,即“质疑”“逆向”“反常识”。而这,恰恰跟“论文创新的关键是观点创新”不谋而合。

关闭窗口
   
  科研知识 更多>>
· C刊论文“现象”研究的七种问题情境
· 提升论文趣味性的12个方法
· 课题申请书“研究价值”的两个层...
· 提出论文“理论视角”的五种方式
· 提出研究问题的三个策略
· 文献综述在前言与正文中的四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