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读者培训>>业内动态>>正文
“第三代图书馆”是以知识为主体,目的是促进交流和分享
2018-12-28 09:48   审核人:

——语出e线图情专访《吴建中:从创客空间到第三代图书馆》

人物介绍:吴建中,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府参事。2002年1月-2016年9月任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以下文字节选自e线图情专访《吴建中:从创客空间到第三代图书馆》:

刘锦山:吴馆长,您好。很高兴您又一次接受e线图情的采访。目前,图书馆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您根据多年来对图书馆发展历史与实践的观察、研究和思考,提出了图书馆发展的“三阶段论”,即“第一代图书馆”、“第二代图书馆”与“第三代图书馆”。按照您给的定义,“第一代图书馆”和“第二代图书馆”都是以书为基础的,而“第三代图书馆”则是对前两代图书馆的超越,是“以人为本”的图书馆。请您具体向读者朋友谈谈“第三代图书馆”的内涵及其对图书馆办馆实践的影响。

吴建中:谢谢e线图情和刘总。首先,我想讲一下“第三代图书馆”是怎么提出来的。“第三代图书馆”这个概念的提出还是有其偶然性的。当时上海图书馆要建一个新馆,希望这个新馆20年甚至30年不落后。现在很多新馆建了十年不到就满载了,然后又要考虑建新馆,这种思考方式是有问题的。因此,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基点上来思考新馆的建设。“第三代图书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经过了大量调研,我们发现以前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是以书为主体的,所以我把它叫做第一代和第二代图书馆。那么怎么来划分呢?简单地说,第一代是以藏书为中心的图书馆,藏书与阅览是分离的,国内我们叫藏书楼。“第二代图书馆”突出开放,让更多的书处于开架状态,有人甚至提出图书馆95%的书都要开架。“第二代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开放形态的图书馆。但是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是以书为主体的图书馆,从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到今天只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所以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书的出现只是一瞬间。现在将要取代它的是数字或者电子信息,当然今后还会有量子,甚至更高形式的信息载体。总体来讲,这些载体形态的出现为知识存储提供了基础。

印刷载体是以空间为基础的存储形态。知识存储后被固化下来,存储在书里的知识本身是不会流动的,只有通过书店或图书馆等让书里的知识流通并激活起来。一本书出版之后,如果发现问题,只能在以后改版时再改过来。数字化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它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用数字方式出版以后,注释也好,跟帖也好,随时可以进行,作者、读者始终处在互动的状态,出版物的生命也由此不断延续。所以“第三代图书馆”应该是一个以信息交流为主体的图书馆,信息始终处在流动、互动的状态。

“第三代图书馆”与前面两代图书馆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以什么为主体。一个是以书为主体,一个是以知识为主体,后者不是排斥书,而是包含书。但是,书在信息资源或者知识资源中的比重其实越来越小,因为数字资源是几何级数增长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书馆仍然停留在传统状态下的话,那么图书馆管辖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可见如此下去我们的职业也能看到尽头了。所以它逼着图书馆去思考,怎样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

有的人会说资源量太大了,怎么能管得了这么多东西呢?有人研究,现在每天生产的数据量是2.5艾字节,等于7000多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量。所有这些都要收藏么?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信息有有用的,也有没用的。但是,现在很难说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例如,A发布者公布的是人口信息,B发布者公布的是地理信息,那么C发布者就可以将它们组合成人口密度信息,数据和数据之间可以进行交换交流,通过交换交流产生新的价值。因此,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把资源排斥出去,而是把资源存储起来,然后进行筛选。这就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从收藏信息、加工信息、流通信息到保存信息,原来都是以书为主体的;在以数据为基础的价值链中,每一个节点都是能够产生价值的。而在传统图书馆,只有流通能够产生价值。在数据管理的价值链中,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价值。数据之间、数据与物之间、数据与人之间都可以通过流动、互动产生价值。

图书馆应该与社会发展同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数据为主体的时代。图书馆必须要与时俱进。“第三代图书馆”的提出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再归纳一下,“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体;“第二代图书馆”强调了开放,但依旧是以书为主体;“第三代图书馆”是以知识为主体,包含了图书,包含了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载体,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目的是促进交流和分享。

关闭窗口
   
  科研知识 更多>>
· 文献综述部分评述已有文献的三种...
· 让论文“有深度”的三个论证策略
· 借助文献批评寻找空白创新的八个策略
· 别中招!学位论文写作30忌!
· 不写论文的四个理由
· 如何高效读文献?实现无痛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