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培训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读者培训 -> 教学科研 -> 正文

归纳推理的两种基本形式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9-21

如果想要写出一篇连贯而有说服力的论文,就需要思考逻辑、前提和论证。前提是一个论证的开篇陈述,论证是一组导向性结论的前提。如果前提公正且准确,一切就没有问题。反之,则论证无效,最终的结论也将是错误的。因此,推理必须要基于它的前提。归纳推理中的前提让我们得到的未必是唯一的结论,而是一种真理的可能性。归纳推理是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推理形式,可以让我们的思考触及他人从未涉及的领域。路易丝·卡茨在《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独立思考者的精进技巧》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归纳推理的两种基本形式,即类比与分析。

一、类比

在类比分析中,我们使用比较和对比的评估技巧。类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所发现,换句话说,它是用于解决问题的启发性方法。我们来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例如,“小人国从一场冲突中恢复的速度与大人国从一场危机中恢复的速度可能一样吗?"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想一下这两个国家之间是否存在相似之处。如果这两个国家确实存在相似之处,我们就可以根据大人国的情况推断小人国可能面临的结果。物理学家戴维·玻姆(David Bohm)以牛顿作为例子来分析。牛顿通过观察地球与天体之间运行的相似性(或者说,基于“类比"这个逻辑过程来发挥想象力)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例子充分说明类比或归纳推理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洞察力,从而实现知识的延伸。

对类比论证的判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角度:是否将一个对象或一类对象与另一个或一类事物进行比较?如果是,那么在比较中是否就讨论的主题进行了推理?这个比较过程对结论是否有支持作用?作者可能会使用比喻的手法以将不同领域的概念连接起来,所以这一点也请留意。如“我的收件箱里每天涌进来的垃圾邮件如海啸一般”(“海啸”属于地理学领域,而“收件箱”则属于日常通信技术领域)。

二、概括

这种归纳逻辑形式注重的不是比较和对比,而是语境。在一个基于概括法的论证里,你可以通过合理的样本推断出同样的结果也可能发生在更广的范围内。但这里需要避免一个误区,即做毫无根据的概括。要慎重选择原始样本,并且要确保有充足的证据支撑论点。要想确保论证的前提的可靠性,就需要可靠的证据。文章内容从“一般“到“具体“是很常见的,这里针对如何构建概括给了一些结构性建议。假设你要论述的主题是“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第一步是用概括开篇,即“尽管全球化已不是新的历史现象,但在过去的2年间,它的当代形式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除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交流与资本交易,知识的交流更加重要。大学作为教育中心和知识发源地,不仅已深受其影响,反过来也对知识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二步是为论点补充证据,在文中通过举例展开讨论——接下来便是分析概述。第三点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构建你的分析主体。

对概括论证的判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角度:作者是否是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展开过渡到一般论点的?如果是,那么是否有证据支撑此论点?作者是否使用了指代数量(如“多数”“一些”“少数”)、频率(如“总是”“经常”“往往”)和确定性程度(“毫无疑问地”“大概”等)的词语?作者是否对论点做了具体说明?

三、小结

归纳论证的妙处之一就在于它存在众多的可能性。在学术界,我们将事物复杂化而非简单化,这样做就是为了探索更广泛的预期和可能。学术上鼓励人们带着好奇心去提问或参与持续讨论全球性问题的对话。但学术界同样也充斥着让人们时刻保持觉的竞争。因此,你不仅需要知道其他观点的存在,同时还要能够利用它们强化自己的立场,要学会预设其他可能性,再利用它们让自己的观点在相比之下更令人信服。

林含笑(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教研二室学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