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培训

业内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读者培训 -> 业内动态 -> 正文

保存 传承 推广 “图书馆在海派文化推广中的地位与作用”研讨会举行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2-28

2017年10月26日,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主办,上海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徐汇区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共同承办的“图书馆在海派文化推广中的地位与作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商学院举行。学术界、文化界、文学界以及图书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就图书馆阅读推广以及海派文化传播两方面进行跨领域的深入探讨,二百余位业界同仁共享盛会。

挖掘历史资源 传承海派文化

吴建中

上海市政府参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从何而来

海派文化的形成有三个因素:水、车、人。

上海曾经是水上城市。上海早期河湖水面率达到11%以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水道渐渐让位于车道;上海是车轮滚出来的城市。过去30年,上海的人口增长2倍,市域道路里程增加5倍,民用汽车拥有量增加了23倍;上海是移民撑起来的城市。700多年前上海县只有10万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外来人口与外籍人口逐年增加。

城市的活力在于其流动性,流动性越大,活力越足,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把他们的思想和技术带到了上海,使上海成为全球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中心,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即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特征

海派文化是北方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西方现代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具有高度包容、与时代同步以及开放创新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高度包容。上海是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混杂而多元的城市。作为移民城市,上海有不少外来人居住的社区,他们既与本民族的人抱团取暖,又能融入上海的生活圈。上海对任何外来人都持“来者都是客”的态度,所以自然会为这些外来人提供工作或生活的方便。

第二个特点是与时代同步。上海自开埠以来就与世界发展同步,世界上的重大发明或事件很快会在上海引起共鸣。上海有两个扇面,一扇是面向内地,一扇是面向世界,而中间是枢纽,上海不仅努力建设四通八达的枢纽城市,而且也在发挥网络的作用,成为连接国内外的连通城市。

第三个特点是开放创新。上海的创新文化有其自身特点,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样式。海派文化像一种开放的容器,装得下任何有利于新事物生长的东西。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有些东西则固化了下来。以外滩为典型代表的“天际线”、有落叶景观的“行道树”和越开越大的“橱窗”是固化下来最具上海特色的三条风景线。

海派文化与城市未来

今天上海的目标是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即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和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还水于民的亲水滨江大道和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出行。创新之城——上海拥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研究和信息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优势,上海将成为国际科学家聚集的最佳落脚点。人文之城——从市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出发,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覆盖率达到100%。

具体措施有三点,一做减法,减少城市规划用地和调控人口数量;二设底线,从传统规划的鼓励扩张,转向更为强调约束和边界,强调人口、土地、安全、环境四条底线;第三,立红线,设立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的四条“红线”。

上海正在为新的“水之城”和“人之城”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上海必将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真正意义上的卓越的全球城市!

关于长三角共建 “海派文化”资料库的几点建议

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海派文化的渊源,应该是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然后再到海派文化。现在所说的“海派文化是汇聚吴越文化精华,吸取西方文化元素而形成的文化”这样一种提法里面,缺了江南文化这一环。吴越文化是早期中国版图当中的一种文化,江南文化是中古以后随着三国在南方的建立、宋王朝的南迁而形成的一种比吴越文化包容度更广阔的文化形态。

江南文化本身也有从“江南之江南”,到“全国之江南”,再到“世界之江南”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江南之江南”是早期的江南文化,仅限于江南地域;第二个阶段是随着宋王朝经济中心的南移,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南移江南而形成的“全国之江南”;第三个阶段是随着1843年上海开埠,传统的江南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相互碰撞,相激相荡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化,从而带动整个江南地区发展成为“世界之江南”。因此,海派文化可以定义为是在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基础上,随着近代开埠的历史机遇,在原来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破茧而出的崭新的文化。

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海派文化,使得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反过来又反哺了它的母体——江南文化,使得江南变成了“世界之江南”。这个过程到今天还没有结束,今天我们所提的“长三角”的概念比“江南”更广。

海纳百川、包容、开放这样一些特质,并不是上海所特有的,“上海是中国文化的重镇”这样一种提法,也不能完全反映上海的文化特点。海派文化从其性质上说,是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引领者和先行者,它的特征是“中西汇通、中西交融”。这样一种提法,更具体,更契合上海文化的实质。

结合国家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图书馆在长三角共建“海派文化”资料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图书馆需要作近代上海的目录整理,其中包括书目、单篇论文、近代上海的笔记、竹枝词、戏剧,特别是报纸上的各类资料等等;2.上海本土文献的整理相较长三角其他地区已经落后,江苏、浙江等地已经编撰了大规模的当地文献资料,我们有必要开展“近代上海文献集成”等的整理;3.要梳理和研究海外研究上海的文献,看到他人视角中的上海,将其中重要的代表作进行翻译和出版,单独成卷;4.在近代上海文献集成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长三角城市文献集成”。为避免与“浙江文献”“江苏文库”等重复,可以以长三角地区十余个城市为单位进行城市卷而不是区域卷的整理与编撰。

海派文学与海派文化的来龙去脉

陈子善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海派”概念的出现需要上溯至19世纪30年代。在此期间,鲁迅先生曾经发表两篇标题几乎相同的文章,其一为1934年发表的《“京派”与“海派”》,肇端于当年沈从文在《大公报》发表的讨论“京派与海派”问题的文章。沈先生的探讨对象限于京派文人与海派文人的不同。鲁迅读罢对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鲁迅给“海派”下的定义为“海派是商的帮忙”,略带调侃意味。一年后,鲁迅继又发表《“京派”和“海派”》一文,除了一字不改地引用了前文有关“海派”的论述,进一步分析说,“一年后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认为京海开始合流,即“京海杂烩”。主要论据在于周作人为施蛰存所编《晚明二十家小品》题签。周作人被鲁迅冠之以真正老京派”,施蛰存被鲁迅称之为“真正小海派”,而周施的合作,即“京海合流”的体现。

时过境迁,今天的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拘泥于鲁迅的论述,亦不能将鲁迅批评过的“海派”丢入历史的故纸堆。如何重新定义“海派”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海派文学”是比较含糊的概念,很难确定哪些作家的作品属于海派文学。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归类已不适用于现在,当下的归类亟需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解决。施蛰存及其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的主要创作可以纳入海派文学范畴,理由有二:一是主要描写上海的都市生活;二是把创新作为第一写作要务。相反地,不描述上海生活、不能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就难以跻身海派文学之列。文学作品中只有体现出一个作家对这座城市(上海)的情感和认知,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海派文学。

随着海派绘画、海派篆刻、海派音乐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壮大,海派文化的范围也愈加深广。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倾向,但要警惕其过于泛化。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应如何参与海派文学(或文化)的整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海派文学资料的基本整理工作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拓展海派文化,但遗憾的是,迄今尚无有关海派文学的目录或索引得以刊布。上海地区有志于海派文学整理的图书馆应该通力合作,编辑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海派文学目录索引,以飨学界和后人。

图书馆功能的拓展与海派文化的传承

周立民

巴金故居纪念馆常务副馆长

图书馆曾被誉为天堂,而它的现状却摇摇欲坠。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书籍逐渐丧失了利用价值,被各式便捷的网络搜索所替代。图书馆不再是信息或知识的唯一宝库,不再是满足信息需求的第一起点,其核心竞争力和信息中介地位逐渐丧失。大多数新建图书馆都在考虑转型问题,有的提出数字图书馆建设,有的注重环境打造,提升休闲功能,有的则是打算将图书馆发展为社交场所、咖啡厅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问题。

海派文化传播也面临着尴尬处境。现今的海派文化是“偏瘫”的文化,为大众所了解的传播符号主要集中于夜来香、夜上海、旗袍、十里洋场、冒险家乐园等元素。这是用单一的想象扼杀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海派传播中亦存在传奇化、庸俗化等弊病。绘声绘色的故事虽满足了人们对趣味的需求,但是它并不能代表海派文化,且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伤害,导致了文化的不完整性。

“跛脚”的海派文化传播体现在:一方面全世界关于上海及其文化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层面对海派文化传播的无感、无知。于此,图书馆需要反思是否存在缺席的问题。

1.面对现实,守住根本

在新媒体、电子资源的大量冲击下,图书馆第一要务是守住根本,抓住纸质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将学术性理念放在首位。图书馆要重视原始文献,把低端的事情交给网络,将高端的品质做出来。

2.特色(专题)收藏与海派文化

图书馆的建设应当考虑如何发掘自己的特色,而非一味以上图、国图为范本,单一地拓展体量。以本馆的特色为突破点,找到发展的方向,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独特性,才能凸显图书馆的价值所在。

3.被动/主动公共文化建设/学术研究推进

萧乾先生曾说过,图书馆不是藏书楼,而是文化平台。图书馆不应放弃平台功能,应当变被动为主动,借助演讲等活动主动与读者交流,打破图书馆的本来界限,使读者走出书本,不从文字的单一层面了解海派文化。同时,图书馆的发展不能离开学术研究的支持,否则很难做好实践工作。重视科研工作才能使图书馆走得更远更好。

4.打开大门,开放办馆

打开大门,迎接的不应只有读者,可借助社会名人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读者,也可与民间力量协作,共同进行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图书馆的发展,应当固守根本而不固步自封,与时俱进而不与俗俱进。

海派文化文献资源与分众、分地阅读推广

徐雁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不管是图书馆行业领域内,还是从国家层面,对于全民阅读我们已经取得了共识。但这个共识有没有形成合力?怎样形成合力?应该合到多大的力?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深化、讨论。

对全民阅读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转型升级,我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2.从以“读者自主型阅读”为基础的传统读者服务理念出发,努力开创“馆员导航式阅读”(如创意、策划、组织“同读一本书”好书漂流”活动等)的新局面;

3.从努力追求“全民阅读推广”领域成就的全面开花,向基于“分众阅读”理念发展,在“分地读物推广”“分时读物推广”“分类读物推广”“分级读物推广”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上海的文化,人称“海派文化”,是一种以越、吴地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江南城乡文化,及1843年上海开埠后所传入的主要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都市文化。

海派文化的主要文献资源集合为:

1.与1843年上海开埠有关的中、外文历史文献等;支持海派文学、文化的社会背景文献,比如上海当年出版的书、报刊等;还有上海四马路的古旧书业、二手书店等。这些资源都是支持海派文学的最重要的行业支柱,我们掌握了以后,可以作进一步的研发、推广。

2.“海派文学”作品文本。如黄震遐、崔万秋、苏青等位列海派作家榜的文人日记、游记、传记、随笔、杂文集等各种文学创作和学术著述文本;还有尽管不是海派文学作家,但是在作品里有强烈海派文化元素的上海作家的作品,如王安忆的《长恨歌》等。我们应该对这部分资源作最广泛外延的主题征集,然后出版社可以出版文库,图书馆可以设专柜、专室,最好还能进行数字化的深加工。

3.有关越、吴地域的地方文献(尤其是方志)。周边的越文化、吴文化、皖文化、浙东和浙西对上海的影响都很大,村落里大量印刷量很小的非正式出版物也是海派文化的文献来源之一。

转型发展与海派文化

张建华

上海商学院图书馆馆长

上海“被”塑造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1843年上海开埠。上海是按照《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同时被辟为通商口岸的还有广州、厦门、福州与宁波,合称五口通商。开埠之初上海面临着诸多不利及有利条件。

第二次转型是1903年上海《苏报》案。开埠带来的中外杂糅,一方面让上海成为八面来风之地,另外一方面也让上海包容和接纳了不同的思想和主义,以及装有这些不同思想和主义的脑袋——而这也成就了上海海派文化异于中国其他文化的特质。更重要的是,这些现象无疑又刺激了规则多元化在中国的形成,带来了自由民主的新风。

第三次转型是2013年上海开设自由贸易区。上海走向了开放,由全能政府变成“有限政府”,这样的“有限政府”,更加符合全球改革的潮流。

随着国家逐步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海派文化也历经了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扁平化、全球化、精进化的发展。城市化指乡土社会快速向城市社会转型,这是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转型。工业化指加速工业化,并向知识社会跨越,这是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市场化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已经进入攻坚期,这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扁平化指社会治理架构从科层式转向扁平式,这是社会治理架构的转变。全球化指封闭内卷社会正转变为开放外拓社会,这是向开放外拓型社会的转型。精进化指从生存文化到发展文化,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要求的变化。

21世纪是文化、环境的世纪,是后工业化的世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概括为活、间、快、美、和五个字,即经济基础和具活力的体魄;适度的自我空间;快捷方便的生活;美的设计和美的追求;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

当今的海派文化,更应具备纳而出、精而度、守而治、优而卓、容而异的特质。纳而出指海纳百川与天下情怀;精而度指精明与气度;守而治指遵守与自治;优而卓指规则中的好与创新的优秀;容而异指融合性与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