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培训

业内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读者培训 -> 业内动态 -> 正文

智慧图书馆的四个发展阶段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2-28

刘炜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

智慧图书馆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一种状态,即可以认为提供智慧服务的图书馆就是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技术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属性,信息技术应用的高级形态就是智能化,一个智能化的图书馆反映在服务上就是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的智慧服务通常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其所需的资源或服务,整个过程以一种自动的、人性化、交互式和个性化的方式提供,甚至并非需要读者提出服务请求,或输入查询指令,就能通过历史信息、聚类信息或其他数据分析,感知读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服务。

智慧图书馆技术通常包括感知传导、分析判断和服务提供三方面的技术,构成一个完整的图书馆系统,其中大量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读者无法(也无需)区分哪些服务是图书馆员提供,哪些服务是系统自动提供的。也就是说一个智慧图书馆系统是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有四个阶段,或者说有四种类型的智慧图书馆。

伪智慧

通过应用RFID等智能标签技术,感知与反馈结合,一定的行为引发一定的结果,“好像”有了一定的智慧。已经实现。

特征:单向度(仅感知图书等实体)、单循环

举例:无人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弱智慧

各类传感器(如iBeacon、WIFI、人脸识别)应用模型和算法综合应用,可进行推送等个性化服务,实现了按程序设计好的“智慧”。正在实现。

特征:多条件,复杂,类似于专家系统,双向,预先设定

举例:小i参考咨询机器人、SoLoMo

强智慧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普遍应用,动态实时地应对复杂情况,无须预先设定,智能响应。有可能实现。

特征:交互性、随机性;智能化、人性化

举例:第三代图书馆

超智慧

图书馆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具有人类知识的总和,总能在你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提供需要的知识服务。

特征:强人工智能带来

举例:图书馆工作的许多岗位被机器取代

总体而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通过应用某些神奇的特别技术,依靠单点突破就能实现的。目前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应用正走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阶段,图书馆虽然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其行业的公益性质和技术创新资金的严重不足,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然而最大的瓶颈并非在技术,而在于观念,在于人们对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层面,其实信息技术已经颠覆了图书馆存在的根本。

将系统提供的服务与馆员提供的服务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本身是一种愚蠢的观念,以这种观念永远无法建设智慧图书馆。未来是人机合一、互为依靠、互为因果的。人文服务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这也是人们开发智慧图书馆系统的根本目的,如果说我们开发的系统不是以人为本的,这本身就是人的错误,而根本无法怪罪到机器头上。

当下国内智慧图书馆除了上述采用 RFID 技术开发的“无人图书馆”、“24小时图书馆”的“伪智慧”图书馆,大多还停留于写写文章、发发议论的空谈阶段。为数不多的一些公司虽然举起了开发智慧图书馆的大旗,但基本还是炒作概念,对于智慧图书馆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应该如何建设、如何评价,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多家外国公司开发的“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基本未将智慧图书馆需求考虑在内。因此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基本还是处在造舆论声势阶段,虽然有一些相关功能的零星开发,但还远远谈不上全面的智慧图书馆升级,建设环境尚未形成,需要业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