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培训

业内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读者培训 -> 业内动态 -> 正文

关注 | 2017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2-28

2017年10月20日-21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报》承办,河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协办的2017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出版社以及相关科技企业的200多位业内专家齐集一堂,共商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创新转型发展。

嘉宾致辞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图书馆报》社长茅院生,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孔德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在致辞中表示,这次会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推动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领域内的学术研究,而且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出版社和书店同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我们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目标高度一致,就是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产品和精神食粮,以各自独特的职业优势为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能力、为繁荣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出贡献。

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图书馆报》社长茅院生指出,正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原重镇郑州隆重举行2017全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研讨会,旨在为图书馆、出版社和资源供应商搭建三方的交流平台,更好地推动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转型时期文献资源建设的新路径,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新合作。出版界、发行界、图书馆界是落实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承担了传播科学知识、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教育职能,肩负着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期待今天在场的全行业都能顺势而为,打造更加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

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孔德超表示,本次论坛邀请了在资源建设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专家,将从不同的角度就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工作经验作精彩报告,希望图书馆界的同人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提高馆藏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主旨报告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刘兹恒,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徐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采编部主任胡宁,河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主任、郑州日成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利等分别就“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转型与创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国家图书馆国外文献资源建设”“馆藏优化与纸质书的生命周期”“馆配商的选择与创新”等话题做了深度阐述。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指出,资源建设这个主题选得非常好。各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藏书发展政策,馆藏发展对于图书馆来说至关重要。无论规模大小,每一个图书馆都应该制定馆藏发展的政策,有系统、有计划地建立与维护馆藏资料。图书馆是按载体收藏还是按内容收藏?我们的重心应该是放在内容收藏上,而不是去纠结选择纸本资源还是数字资源。图书馆的转型与创新,将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整体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和推动作用。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着力点更多在于基础建设和填补空白,未来一段时期,它发展的重心将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移。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刘兹恒谈到,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已经融为一体。无论技术怎样发展,社会环境怎么变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律永远都不会改变:一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定位必须和学校的定位相吻合,二是学校的定位决定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目标,三是学校的定位也决定了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投入的水平,四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最终要以为教学科研提供保障的水平来检验。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采编部主任胡宁认为,图书招标过程中的评分依据大多为馆配商的标书内容和承诺,而不能充分反映出馆配商的真正实力和服务水平。中标后,一些馆配商不能履行标书或合同中的承诺,影响了图书馆的采访质量,进而影响了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河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主任、郑州日成公司总经理田利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馆配商的创新和发展方面,田利指出,图书馆智能采访管理系统应当满足当下图书馆转型与变革的需要:一是系统可以与出版社EDI对接;二是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采购标准,由系统自动生成书目,避免书目被屏蔽的现象;三是可以智能推送,包括新书推送、专题推送、学科推送等多个选择;四是加入馆际联盟,可以做馆藏分析和不同馆之间的馆藏对比;五是纸电同步功能;六是能科学评估,可以对馆配商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便图书馆做出科学的选择。

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认为,国家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的收藏和保护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等。国图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徐建华认为,馆藏优化的4个标志应该包括: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合理配置,特色馆藏与馆藏特色鲜明,纸质书与电子书共同流通,有目的地加大纸质书的流通。对于高校馆的资源建设,困难和机遇并存,利好政策较多。

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总经理缪立进、北京中文在线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杜嘉、北京天脉聚源公司资讯数据运营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王涛、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战略与产品部总经理邬国明、北京雅昌艺术图书有限公司艺术图书教育中心销售总监靳菊红等代表分别就资源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

北京中文在线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杜嘉认为,目前,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精品资源少,数字资源使用活跃度不够,数字资源运营、推广和走出图书馆主动服务不足的问题。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之Mooc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的诞生等,都为“构建数字资源建设新生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数据资源保障。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有声试听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于琦表示,随着当下时间碎片化、网络移动化、设备智能化,听书逐渐成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和音频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发展越来越快。有声书在公共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归结为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条件、技术推动四个方面。

北京天脉聚源公司资讯数据运营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王涛从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分享了特色资源建设方案。他表示,网络和自媒体日益发达,对应的就是虚假新闻的充斥,如果想了解真正权威、真实、有时效性的资讯,获取途径现在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现阶段获取公开资讯情报的途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电视台、广播、报刊书籍为主的传统媒体,以网站、微博、博客社交等为主的互联网新媒体两大类。其中,权威性最高的仍然是电视媒体。

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总经理缪立进认为,按照当下资源建设的情况来看,学术性高品质图书馆藏相对缺失,很大一个原因是资源建设中信息搜集很不容易,很多专业社出的好书没有好的渠道能够引进,十分遗憾。根据需求变化带来服务变化,缪立进提出“五化”,即品牌化、特色化、平台化、数字化、增值化。未来馆配商将会更加重视实力、影响力、价值创造能力和把握变化的能力,做到资源特色化、公司平台化、搭建平台数字化、服务体系增值化。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战略与产品部总经理邬国明认为,电子书建设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能够被阅读的有效性;二是根据图书馆母体建设要求,引入所需品种的齐全度;三是引入品种的时效性;四是引入品种的合法性。除了建设的有效性以外,也需要考虑电子书利用的有效性,加强重构电子书的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文献传递的升级换代,密切关注行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雅昌艺术图书有限公司艺术图书教育中心销售总监靳菊红说,图书馆在艺术类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传统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并存的局面。但这样的资源建设,在艺术作品方面存在存储有限,数量、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图书馆有精品艺术方面的文献资源、电子资源,但藏在深闺,没有很好的空间来衬托这些资源的专业和特色。创新之路永无止境,艺术之美也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