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大厅前台登记,然后手机被放入相应的口袋,由专人看管。
图片说明:每个口袋前面都贴有号码。
据《青年报》报道,“与手机暂别两个小时,你敢来吗?”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内,学生自发组织了连续两天的“滚蛋吧手机君”活动,号召所有进图书馆自习室的同学“交出”手机,潜心学习。两天试行下来,有同学为这个活动点赞,也有同学表示对只持续短短两天的活动能否改变学生习惯存在怀疑,直言“不拿手机就没有安全感”。
图书馆现场两百学生参与远离手机两小时
3月30日、31日晚上7:00-9:00,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大厅里多了一样玩意儿——108个用来装手机的深蓝色小布袋,每个布袋口上都贴了标有号码的小纸条。3月 30日,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自习的学生在进入图书馆后,先要“乖乖地”掏出自己的手机、登记,交给现场工作人员看管。然后,在“无手机”的状态下走入自习室学习。
青年报记者看到,前来自习的学生先要在特制的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专业、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然后便可将手机放到自习室外的袋中,交由工作人员看管两小时。自习结束后,凭卡对号取回手机。整个过程,都会有图书馆保安在一旁监管。
自愿交出手机的上外大二赵同学表示:“没手机挺好,学习不会受到干扰。”小赵说平日带手机自习时,翻书翻累了,就习惯性地看看手机。从刷朋友圈、逛淘宝,到看韩剧、聊天,“一不小心,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不知不觉,一拿手机就停不下来。原先安排好的要预习的功课或者要做的作业,也只完成了一小半,只能拖到很晚或第二天再做。”了解到“无手机自习室”活动的她,第一时间便想试一下。参加玩活动后,她兴奋地向青年报记者表示:“今天,我第一次完完整整学了两个小时。因为,我计划中的英文单词终于背完了。”
据悉,这次活动由上外学生会学生联合会的六名在校学生共同举办,属于2016年“学生服务月”的活动之一。“无手机自习室”的活动共吸引了两百余名学生参与。连续参加两天的同学还有机会免费抽取图书馆玩偶。
活动策划人希望大家今后能摆脱手机束缚
“我发觉,现在手机已经粘住了我们大学生。手机在旁边,有时真的无心学习。”大二国际关系专业在读的郑乐天同学是此次活动的组织策划人。他每当复习期中、期末考试时,总因为玩手机,复习时间大打折扣。在图书馆自习室放眼一望,小郑发现和自己一样盯着手机看的学生不在少数。“手机一拿,一下午就过了。”小郑曾下载了不少如Forest的手机“监督软件”,却收效甚微。
想改变现状的小郑介绍:“去年年底,看到石河子大学有无手机教室,强制让学生上课不带手机。那在图书馆自习室里,应该也可以举行类似的活动。”恰巧在学生会筹划“学生服务月”的郑乐天和“小伙伴”一同筹划了起来。
做海报、找同学录制宣传视频、发布“滚蛋吧手机君”微信推送,团队成员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宣传活动。
“活动只办两天,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活动在人力物力时间的局限性,所以在活动宣传和反馈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目的就在于真正使同学们记住这个活动,能够真正摆脱手机的束缚。”小郑说图书馆、教学楼张贴了不少醒目的活动海报。相关推送链接阅读量达到了2500余次,相当于半数在校本科生的数量。“项目组织的人手有限,不可能强制同学必须断绝手机。其实活动是一种引导,希望学生能自觉地参与活动,去自习。”郑乐天如是介绍道。
疑问1
将手机交给他人是否安全?
据青年报记者现场观察,此次参与活动的学生中,约四成使用价格不菲的苹果手机。加之,参与学生各自去自习室后无法直接看着自己手机。万一丢失了可怎么办?
对此,主办同学表示,此次不仅有学校保安在一旁“驻守把关”,六名成员还各找了一位可靠的学生志愿者协助看管。此次两天的活动结束后,并无手机丢失,也没有学生拿错手机。郑乐天介绍:“事先我们早有预案,假如手机丢失,我们六位学生会自掏腰包赔偿。所以这次活动中,大家都尽全力看护同学们的手机,最终来看,效果还是很好的。”
疑问2
活动中108个布袋子是否够用?
由于没有事先报名环节,活动开始前主办同学坦言:“不知多少学生会参加。”参与学生此次在在电商平台上花费近50元购买了108个布袋,另准备了收纳盒准备放额外的手机。
那么,这108只口袋到底有没有装满呢? 对于青年报记者的问题,郑乐天表示,从实际来看,那两天的参与人数较为平均,均为100多人。“也就是说,那108只口袋没有装满。”郑乐天介绍,每晚7点开始,志愿者们就陆续向进图书馆的同学收手机。为保证参与学生达到两小时的学习时间,晚上7点半后便不允许新同学加入。小组成员在图书馆晚9点半关门前,一一对号还给学生手机。若同学迟迟未拿手机,成员将按照预留信息卡上的姓名、院系归还手机。
那么,未来尤其是考试周会不会考虑继续搞类似活动? 对此,郑乐天表示,考试周图书馆自习室人会更多,若在考试周推行“无手机自习室”,将会加增更多手机袋。不过,由于活动刚结束不久,下一次活动定在什么时候,是否放在考试周、是否延长收手机时间,均是未知数。主办的学生希望学校图书馆承担起这项工作,出资购买类似的装置。
[记者调查]
“无手机自习”活动真能改变学生习惯吗?
有同学点赞也有同学质疑
如果图书馆将来禁止携带手机,你会赞同吗? 在上外读书的大四学生李同学经常选择到学校自习室里复习。用她的话说,使用手机加速了时间的流逝。“我曾尝试把手机放在寝室,不带出来。学习的效率一下子高了不少。”
今年大三传媒学院的陈同学却表示,不想参加这个活动,自己也绝对不会“交出手机”。“万一家人有紧急情况联系我,手机不在手边可怎么办? 再说,学习途中需要放松,玩玩手机就挺好。”在小陈看来,“不拿手机没有安全感。万一看管时丢掉了,谁负责?”大四日语系张同学认为学习靠的是自觉,不是一个“无手机自习室”可以解决的。
还有同学质疑:无手机自习室只进行两天,学生玩手机的习惯改得了吗? 对此,郑乐天坦言:“两天的活动肯定不能达到所谓立竿见影的效果,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积淀的。”
不过乐观的小郑解释,小组成员 目的一是给学生提供切实的服务,二就是在于利用这两天的时间让同学们知道,不使用手机也可以很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刷手机浪费时间的时候能够想起这个活动,形成一种植入性的记忆。”小郑表示今后该项目 将固定时段推出,希望更多在校学生可以发现手机的负面影响,养成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