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培训

业内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读者培训 -> 业内动态 -> 正文

阅读与现代生活方式——走向第三代图书馆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9-06

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吴建中先生站在时代潮头,对于现代图书情报理论和图书馆的研究相当精深,出版有《21世纪图书馆展望》、《21世纪图书馆新论》、《国际图书馆建筑大观》、《DC元数据》、《OCLC》、《战略思考:图书馆发展十大热门话题》、《战略思考:图书馆管理十个热门话题》、《策略思考:图书馆发展十大热门话题》、《世界经典图书馆建筑》、《知识是流动的》等专著。吴馆长下面的讲座为大家开拓了新的视野,带来一场知识文化盛宴

1.第三代图书馆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第三代图书馆的提出有其偶然因素。上海图书馆从本世纪初开始酝酿建二期工程到现在有十二年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回应来自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提问和质疑: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为什么还要建一个如此庞大的实体图书馆?其实一开始我们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只知道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指标。上海虽然有几座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但上海人口多,摊下来仅十万人一座图书馆,达不到国际大都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上述提问和质疑逼着我们从更高的境界去思考,所以我常说第三代图书馆的概念是逼出来的。世界上虽然有类似的提法,但主要是从网络化的角度讲的,有点像1.0、2.0那样。

要建设一个新馆,必须要做大量的调研和预测,至少要确保新馆建成后二十年不落后。在挖掘上海图书馆建筑史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即第一座像样的市级馆是1934年建成的位于江湾的上海市图书馆。在当时它是很现代化的,而且建筑师知名度也很高,是董大酉先生,这个图书馆与位于黄浦区的明复图书馆一样,中间是密集型钢铁书架,周围是阅览室,也就是说书库与阅览室是分离的,为了收藏更多的图书,书架做成密集型,并用错层的方式降低书架的高度。可惜上海市图书馆的钢铁书架已经拆除了,但明复图书馆的还在。这种形态在当时是很时髦的。据说,明复图书馆的建筑师刘敦帧先生还特地从美国进口了这些书架。这就是所谓的第一代,书库与借阅是分离的。第二代就是位于淮海中路的这座高度自动化的图书馆,现代化程度很高,实行开架借阅。1996年新馆开放的时候,开架图书近百万册,这在当时也是比较轰动的。但总体上它还是没有摆脱以书为主的格局。那么二期工程是否是扩大了的第二代图书馆呢?所以,我们把上海图书馆东馆看作是第三代,第三代的特征是超越:即超越书,超越传统图书馆。

2.第三代图书馆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三代图书馆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是注重人的需求。从过去为藏书、设备及其相应设施而设计向为人、社区及其交流创新而设计的方向发展。以前资源少、成本高,人们要到图书馆来获取知识,因此,图书馆的重心在收藏,要outside-in,即由外而内集聚资源;现在信息爆炸、成本下降,而且机构内部以及读者本身也在大量生产信息,要inside-out,即由内而外拓展信息,让机构内读者的信息与外界分享。图书馆建筑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将传统的以阅览室为主体的形态转变成以学习空间为主体的形态,促进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流。从建筑的角度来看,第一代图书馆的藏书区与读者区是分开的,第二代虽然强调两者之间的融合,但仍把藏书放在首位,并处于核心位置。现在更加注重人的活动需求,在人流、物流、信息流中,以人流为主导来设计,而且强调让人的交流更方便,从过去除阅览室外只设置阅读单间,到现在设置大小不一的讨论室和研讨室,都是为了方便共享交流。第二是注重可接近性。就是强调服务半径,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图书馆的不懈追求。图书馆不仅要设立于城市及社区的中心地带,以缩短服务半径,而且要注重馆内交流的便利性。英国最新开馆的伯明翰市图书馆位于城市的中央,被誉为城市的心脏。今后,图书馆将不再强调建筑的规模,而是突出图书馆与社区或社群之间的关系。第三是注重开放性。世纪之交荷兰建筑师库哈斯(Rem Koolhaas)在设计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新馆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说服当地人接受一个完全开放的建筑。库哈斯强调要尽可能扩大室内空间,并采用错层方式,通过中庭、廊道、坡道等空间介质让空间延续,同时又主张把围墙打开,让读者从内部感受外景特征和日光变化,因为读者对“场所”的欣赏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我国国家图书馆新馆和四川省图书馆新馆都采用退台中庭方式,给人一种通透宽阔的空间感;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新馆尽量让窗户开大,营造透气空间,制造通透性;丹麦奥胡斯多媒体图书馆和赫尔辛基市图书馆新馆都强调让图书馆入口向外延长,与社会广场对接;我国广州图书馆新馆的内广场与外广场看上去也是连接在一起的。第四是注重生态环境,并将生态技术有机地融合进各种服务功能之中。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有一句名言:若图书馆有花园相伴,我别无所求(Si hortum in bibliotheca habes, deeritnihil)。他强调的是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而现在很多图书馆考虑的只是建筑本身,缺乏与周边景观的和谐。美国Poplar Creek公共图书馆是伊利诺斯州的一个区级图书馆,经旧馆改建而成,仅9000平米建筑面积,在建筑界有生态建筑之声誉。它将原有的围墙打开,尽量引入自然光,立面采用节能的低辐射(Low-E)玻璃,并用电动遮荫挡板,通过开合控制太阳光吸收程度。另外还设计了一个庞大的绿色屋顶,种植的是轻质量的植物,冬天能保温,夏天能阻挡热量吸收,避免紫外线侵害。现代图书馆最起码的要求是生态优先,要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比如国际上通行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五是注重资源融合,一方面要激活原来意义上的文献资源,一方面要开发新的资源,并将各种资源有机融合。从上世纪末出现的信息共享空间,到现在广泛普及的学习空间、知识空间、创客空间等,通过一段时期的空间再造,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以阅览室为主体的时代向以学习和交流为特征的知识中心转变。资源是无处不在的,信息是资源,人是资源,空间也可以成为资源。如日本大阪艺术大学在2008年举办了一个“展Final in图书馆”,它利用了图书馆的2至4楼和楼梯的空间。据说这个想法是由学生提出来的,他们希望让那些从来没有来过图书馆的人,通过看展览走进图书馆。结果反响很好,两周内增加了2千多读者。首展成功后,学生们信心大增,随后建立了图书馆设计实验室(Library Design Lab),并举办了多次类似展览。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不仅使得图书馆成为“研究的场所”,而且让图书馆发挥“表现的场所”的功能。信息资源要融合,空间资源也要共享。日本建筑学会2016年度奖颁给东京都“武藏野空间”,实际上该馆是一个集市图书馆、文化馆、终身学习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四项功能于一身的新馆,2011年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近万平米。作为复合型、包容性文化设施,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

3.新一代图书馆在功能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2013年“下一代图书馆(Next Library Conference)论坛”在丹麦奥胡斯举办,会后汇编了一本题为《建设明天的图书馆》(Building Libraries for Tomorrow)的会议录,该书强调:图书馆建筑从为藏书、设备和相关物理设施而设计向更加注重为人、社群成效、经验和创新而设计转移是一个国际性趋势。

第三代图书馆要实现那些基本功能呢?我认为,第一是促进知识流通。流通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也是三个时代图书馆的最大公约数。假如把城市看做是生命有机体,图书馆就是心脏,过去它通过图书流通,将新鲜养分输送给生命体的各个部分,激活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图书的借阅量呈减少的趋势,借阅量不再是图书馆的唯一指标或最重要指标。过去知识浓缩在图书里,现在它还可以存储在研究数据、图表以及其他各种载体之中。美国咨询机构Ithaka S+R 在一篇“数据驱动——大学图书馆基于实证的决策路线图”一文中提出十个挑战的第一位是:图书是否要从纸本转变到数字格式?另外还提出了数据管理是否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是因为现代科学研究正在向数字密集型转变,以数字形式存在的研究数据正逐渐成为学术交流的基本元素。因此,过去图书馆靠图书的流通、今后将通过载体形态更为多元的知识的流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第二是创新交流环境。世纪之交,全球图书馆界掀起了一场对本职业反思的大讨论,品牌认知和共享空间是聚焦最多的两个关键词。今天在图书馆界人们对这两个问题已经有了初步共识。过去图书馆给人的印象只是一个藏书的地方,现在人们更期待图书馆在提供知识服务上有所作为;过去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个体阅读或自修的场所,它需要的是安静的环境,现在人们更期待图书馆在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的同时,成为人际交流和知识创造的空间。这些年来,图书馆一直在探索通过组织讲座、展览、书评和研讨等活动,挖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回到图书馆。如纽约皇后区图书馆为例,过去图书馆80%的业务是图书借阅,现在仅占30%,而70%的精力在于非传统的读者活动(programs)上,如求职信息、求职技巧、语言培训等,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2013年的统计,全美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天有一场活动。实际上,很多创意工作者在设计时利用的是社会的网络、资源和人脉,而图书馆正是促进创意工作者交流与互动的社交场所,是支撑和促进创新发展最好的第三空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6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促进不同年级、领域以及不同校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是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一大优势。第三是注重多元素养。图书馆应体现社会和文化包容,为民众公平获取信息、参与发展创造条件。过去,一个人掌握了基本的读写技能就可以从事普通工作了,今天仅有读写能力,即识字能力(literacy)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时代的岗位要求了。图书馆要为提升民众的职业素养服务,为城市就业和减贫做贡献,还要为提升民众的学习能力服务,造就一批具有数字和技术素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图书馆施展自己的用武之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图书馆要在包容性服务上开拓创新,让每个人都拥有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和机会。如通过开设金融讲座,促进金融素养;提供健康咨询,促进健康素养;提供技术培训,促进技术素养等。此外,还可以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要创新性地开拓各类包容性服务。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调查表明,接受过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超过未接受该课程的学生;经常利用图书馆服务(如借阅、阅读辅导、线上查询以及学习空间)的学生优于不利用图书馆服务的学生;图书馆与校内其他部门共同组织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面;信息素养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查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是激发社群活力。图书馆是一个区域的精神象征,人们从图书馆就能感受到这一区域的历史底蕴、文化特点及社区精神,因此每一个图书馆都是独特的。《建设明天的图书馆》(Building Libraries for Tomorrow)总结了八条启示,其中第一条是“了解你的社群”,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与社群的需求、期待和灵感相衔接。最后一条是“加强与所有团体和个人之间的联系”。读者走进图书馆,不仅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且也带来自己的想法,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新的灵感,增加新的价值。随着图书馆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深化,今后这一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功能将更加突出。第三代图书馆的最高境界是将这种基于知识的服务根植于社群之中,推进社群知识的分享、社群情感的交流和社群活力的激发。

4.未来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上海图书馆东馆一定会有很多突破。最起码的是,新的图书馆会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前五十年,图书馆强调模数式建筑,即三统一: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承载,这是工业化建筑的典型形态,新馆要二十年不落后,一定要有超前性。上海图书馆东馆既要造得实用,又要显得气派,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所以必须打破这种机械、单调的格局,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然后,在建筑设计上我们要把握几个原则:第一是以人为本原则,就是强调一切从读者需求出发,营造国际一流的文化氛围与环境质量。第二是科学合理原则,强化建筑设计与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为读者提供多种学习环境和互动模式。第三是开放灵活原则,注重综合体的内部空间与环境营造,突出功能开放、空间兼容、使用多样等特点。第四是生态环保原则,注重建筑设计与绿色生态技术相结合,体现低能耗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五是互联互通原则,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确保人、信息与空间的互联互通,充分体现接入、物物相连、展示互动的要求。

5.第三代图书馆将会对未来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图书馆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教育设施。与其他标志性建筑不同,图书馆既要有公共膜拜性,更需要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是任何人都可以走进的城市第三空间。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图书馆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城市客厅、城市书房、城市办公室。从自家的客厅、书斋、办公场所延伸到社会的第三空间,也就是说,人们在图书馆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静下心来看书,也可以个别或联合办公。一句话,未来图书馆最主要的功能是激发读者交流与分享的欲望,这就是图书馆作为“场所”的真正含义,这就是图书馆永远存在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