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培训

业内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读者培训 -> 业内动态 -> 正文

世界读书日:为而付出的那群人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9-06

在全民阅读热潮被掀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阅读,图书馆自然也成了热闹的场所。作为首批全国51个重点文献保护单位之一的内蒙古图书馆,在2015年全年接待借阅读者56万余人次,流通图书24万余册次。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这些书是如何上架的?又要经历哪些工序?在4月23日第21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内蒙古图书馆,进行了体验式采访。

经历10多道工序

4月20日8时30分,60岁的刘永刚准时踏入内蒙古图书馆1楼的办公室。刘永刚是内蒙古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仍然奋斗在图书采编工作第一线。“别看只是一本书,从采购回来,到上架,需要10多道工序才能与读者见面。这个工作我已经干了近30年,每个环节都门儿清。”刘永刚踏入办公室,面对着一堆等待分类编目的新书,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书籍定位

书籍定位

他拿起一本新书,首先确定书的类别,做分类标引,然后再根据图书反映的内容做主题标引,接下来还要盖章、贴磁条、录数据、贴标、盘点、扫码等,依次下来,一本书成功与读者见面要经历10多道工序。

“这些环节当中,做主题标引相对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为主题标引要求比较规范,在做之前要先查看图书的序言、目录等相关信息,看图书主要反映的是哪个学科,哪些内容,然后查询相关工具书,并结合互联网,确定准确无误后才能做主题标引。”刘永刚曾经就一类书单单做主题标引就花费了20分钟。

今年8月,刘永刚便要从他心爱的工作岗位退休了,但他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他告诉记者,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很枯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目前,采编部门人员老龄化严重,希望能有年轻力量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为全民阅读做好背后的服务。

内蒙古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周小蓓告诉记者,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不但要求数量,更要求质量,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图书借不出去。随着人们阅读热情的提高,图书馆的购书量也逐年增加,图书馆的购书费已经从20年前的数万元,提升到数百万元,进而采编部门的工作量也跟着增加了不少。目前,采编部门只有11人,每年要负责1万多种、3万多册的图书的分类、编目工作。

日均2000多册人工上架

内蒙古图书馆3楼是汉文图书借阅室1室,属于综合借阅区,一排排整齐的图书架望不头。据内蒙古图书馆借阅部主任多乐娜粗略估算,这一层的面积约为740平方米,有书籍约10万册。像这样的图书借阅室共有3个,数十万的图书全部是人工上架,因为流通原因,平均每天都有2000多册图书需要人工上架。

今年47岁的高华是内蒙古图书馆借阅部的员工,负责借阅室1室的图书管理工作,当天正赶上她值班。“我已经在图书馆工作了近30年,当初因为喜欢读书而从事了跟图书有关的工作,没想到事与愿违,工作后反倒没有时间读书了。”高华打趣道。

“《黑色伤兵》和《老千》的位置错误,应该是在15排A面3层……”高华每天的工作从整理书架开始。因为前一天,会有读者将书的位置放错,整理书架就是把每本书扫描一遍,将错放的图书全部归位,以方便其他人能够顺利找到想读的图书。

看着书海一般的借阅室,会有读者好奇,这么多的书是如何摆放到这些书架上的?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现代化的机械操作在这方面还尚未能代替人工。高华将全部的图书归位以后,来到书库,将采编部门整理好的图书搬到图书车里,运到借阅室,再将书分到盘点车上,一本一本的扫描定位,穿梭在每个书架之间,按照类型条目一摞一摞地搬上去,一本一本地插整齐。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高华擦了一下额头渗出的汗珠说道:“新书上架完毕,接下来就是整理读者还回来的书。”

多乐娜告诉记者,图书的管理工作实行上午班和下午班轮流制度,每个图书室每班有两个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就是及时将新书和读者还回来的书进行上架归位,以确保读者的读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