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培训

业内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读者培训 -> 业内动态 -> 正文

图书馆3.0来了,这些功能你知道吗?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9-06

2017年初,全国第六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正式启动。此次评估定级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的作用,促进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能够引导公共图书馆从第二代图书馆转变成为第三代图书馆。

那么第三代图书馆有哪些特征,能实现什么功能?

2.webp.jpg

3.webp (1).jpg

4.webp (1).jpg

第三代图书馆特征1.注重人的需求

以前资源少、成本高,人们要到图书馆来获取知识,因此,图书馆的重心在收藏,即由外而内集聚资源。现在信息爆炸、成本下降,而且机构内部以及读者本身也在大量生产信息,即由内而外拓展信息,让机构内读者的信息与外界分享。图书馆建筑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将传统的以阅览室为主体的形态转变成以学习空间为主体的形态,促进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流。

5.webp.jpg

▲赫尔辛基市图书馆新馆把大众共享区设置在一楼,将社群分享区如各类专题空间设置在二楼的做法值得借鉴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第一代图书馆的藏书区与读者区是分开的,第二代虽然强调两者之间的融合,但仍把藏书放在首位,并处于核心位置。现在更加注重人的活动需求,在人流、物流、信息流中,以人流为主导来设计,而且强调让人的交流更方便,从过去除阅览室外只设置阅读单间,到现在设置大小不一的讨论室和研讨室,都是为了方便共享交流。

2.注重可接近性

6.webp.jpg

▲英国最新开馆的伯明翰市图书馆位于城市的中央,被誉为城市的心脏

就是强调服务半径,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图书馆的不懈追求。图书馆不仅要设立于城市及社区的中心地带,以缩短服务半径,而且要注重馆内交流的便利性。英国最新开馆的伯明翰市图书馆位于城市的中央,被誉为城市的心脏。今后,图书馆将不再强调建筑的规模,而是突出图书馆与社区或社群之间的关系。

3.注重开放性

7.webp.jpg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新馆尽可能扩大室内空间,并采用错层方式,通过中庭、廊道、坡道等空间介质让空间延续

世纪之交荷兰建筑师库哈斯在设计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新馆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说服当地人接受一个完全开放的建筑。库哈斯强调要尽可能扩大室内空间,并采用错层方式,通过中庭、廊道、坡道等空间介质让空间延续,同时又主张把围墙打开,让读者从内部感受外景特征和日光变化,因为读者对“场所”的欣赏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我国国家图书馆新馆和四川省图书馆新馆都采用退台中庭方式,给人一种通透宽阔的空间感;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新馆尽量让窗户开大,营造透气空间,制造通透性;丹麦奥胡斯多媒体图书馆和赫尔辛基市图书馆新馆都强调让图书馆入口向外延长,与社会广场对接;我国广州图书馆新馆的内广场与外广场看上去也是连接在一起的。

4.注重生态环境

将生态技术有机地融合进各种服务功能之中。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有一句名言:若图书馆有花园相伴,我别无所求。他强调的是图书馆与环境的关系,而现在很多图书馆考虑的只是建筑本身,缺乏与周边景观的和谐。

8.webp.jpg

美国Poplar Creek公共图书馆是伊利诺斯州的一个区级图书馆,经旧馆改建而成,仅9000平米建筑面积,在建筑界有生态建筑之声誉。它将原有的围墙打开,尽量引入自然光,立面采用节能的低辐射(Low-E)玻璃,并用电动遮荫挡板,通过开合控制太阳光吸收程度。另外还设计了一个庞大的绿色屋顶,种植的是轻质量的植物,冬天能保温,夏天能阻挡热量吸收,避免紫外线侵害。现代图书馆最起码的要求是生态优先,要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比如国际上通行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注重资源融合

一方面要激活原来意义上的文献资源,一方面要开发新的资源,并将各种资源有机融合。从上世纪末出现的信息共享空间,到现在广泛普及的学习空间、知识空间、创客空间等,通过一段时期的空间再造,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以阅览室为主体的时代向以学习和交流为特征的知识中心转变。资源是无处不在的,信息是资源,人是资源,空间也可以成为资源。

9.webp.jpg

如日本大阪艺术大学在2008年举办了一个“展Final in图书馆”,它利用了图书馆的2至4楼和楼梯的空间。据说这个想法是由学生提出来的,他们希望让那些从来没有来过图书馆的人,通过看展览走进图书馆。结果反响很好,两周内增加了2千多读者。首展成功后,学生们信心大增,随后建立了图书馆设计实验室,并举办了多次类似展览。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不仅使得图书馆成为“研究的场所”,而且让图书馆发挥“表现的场所”的功能。信息资源要融合,空间资源也要共享。日本建筑学会2016年度奖颁给东京都“武藏野空间”,实际上该馆是一个集市图书馆、文化馆、终身学习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四项功能于一身的新馆,2011年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近万平米。作为复合型、包容性文化设施,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

第三代图书馆的功能1.促进知识流通

流通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也是三个时代图书馆的最大公约数。假如把城市看做是生命有机体,图书馆就是心脏,过去它通过图书流通,将新鲜养分输送给生命体的各个部分,激活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10.webp (1).jpg

2.创新交流环境

世纪之交,全球图书馆界掀起了一场对本职业反思的大讨论,品牌认知和共享空间是聚焦最多的两个关键词。

11.webp (1).jpg

这些年来,图书馆一直在探索通过组织讲座、展览、书评和研讨等活动,挖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回到图书馆。如纽约皇后区图书馆为例,过去图书馆80%的业务是图书借阅,现在仅占30%,而70%的精力在于非传统的读者活动(programs)上,如求职信息、求职技巧、语言培训等,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2013年的统计,全美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天有一场活动。

实际上,很多创意工作者在设计时利用的是社会的网络、资源和人脉,而图书馆正是促进创意工作者交流与互动的社交场所,是支撑和促进创新发展最好的第三空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6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促进不同年级、领域以及不同校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是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一大优势。

3.注重多元素养

图书馆应体现社会和文化包容,为民众公平获取信息、参与发展创造条件。图书馆要为提升民众的职业素养服务,为城市就业和减贫做贡献,还要为提升民众的学习能力服务,造就一批具有数字和技术素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11.webp (2).jpg

4.激发社群活力

图书馆是一个区域的精神象征,人们从图书馆就能感受到这一区域的历史底蕴、文化特点及社区精神,因此每一个图书馆都是独特的。

第三代图书馆的影响

图书馆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教育设施。与其他标志性建筑不同,图书馆既要有公共膜拜性,更需要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是任何人都可以走进的城市第三空间。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图书馆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城市客厅、城市书房、城市办公室。从自家的客厅、书斋、办公场所延伸到社会的第三空间,也就是说,人们在图书馆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可以静下心来看书,也可以个别或联合办公。一句话,未来图书馆最主要的功能是激发读者交流与分享的欲望,这就是图书馆作为“场所”的真正含义,这就是图书馆永远存在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