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读者交流了很长时间关于文献阅读的问题时,我忽然意识到,其实很多人,对于文献阅读,还是没有走出一个常见的误区:文献阅读,越多越好;文献笔记,越多越好。
虽然关于是否应该大量阅读文献,各方意见不一。但抛开阅读数量不谈,文献阅读的质量,其实更加重要。关于文献阅读,我认为有两个直接目的。这两个目的,需要使用的方法并不相同。很多人只意识到第一个目的,完全忽视第二个,也就产生了常见的读了大量文献,做了大量笔记,依然写不出好论文。
1.修炼“内功”
这个层面的文献阅读的目的,着重掌握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修炼内功。怎么理解?
首先,密切关注重点期刊的最新文章。你的研究领域内,一定有几本期刊重点期刊(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自己领域有哪些期刊是重点,而你的导师师兄师姐又不能告诉你,那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你打开CSSCI期刊目录,找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内那些期刊,开始看就可以了),这些重点期刊的网站收藏一下,不定期的打开看看,每期的新文章里只要有跟你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就下载下来阅读。其次,经典文献,一般是在本领域重点期刊发表的、本领域重点学者撰写的、引用比较高的文章。各领域差距较大,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这方面的文献阅读笔记,需要记两部分内容:一是阅读过的文献的基本内容,包括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结论、作者、文献来源等。这些最好是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整理,不要摘抄原文。做好这些,写论文时的文献综述基本就搞定了。二是重点的语句。重点的语句应该是一些带有论断性、判断性的句子,且一般由重要人物阐述。这样的句子记录下来,在论文的引言、背景部分可以直接用来支撑我们的研究。比如,教育部长在《旗帜》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这句话,完整的记录下来,并记清楚来源,在写相关论文,就可以直接引用。引用这样的话,代表了官方的态度,也升华了自己研究的价值。
这个方面,我建议使用手写笔记。手写笔记耗时费力,但是印象深刻。把上述内容手写一边遍其实就是加深印象的过程,我们小时候老师肯定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手写笔记费时费力,也能反向防止我们在文献阅读上“贪多求全”。如果使用电子笔记,简单复制粘贴,那记忆效果非常差,做了再多笔记也没用。有的人会说,笔记需要反复看才能加深印象,问题是,我们真的有时间去反复看嘛?你看过吗?
2.修炼“招式”
这个方面的文献阅读的目的,着重在于搜集好的句子,练习技巧招式。怎么理解?
在第二目的,我更推荐电子笔记,主要是为了检索便利。
我们在读论文的时候,肯定会有一种感觉——这句子特别好,逻辑清晰、用词准确优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记录下来。我们遇到的好的句子,可能在论文的各个部门,摘要、引言、文献综述、论证过程、结论等等。如果一股脑的记下来,不做分类整理,那过几天肯定忘干净了,想找也找不到。而电子笔记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分类和检索。
我把自己在阅读文献时遇到的好句子,按照“引言、综述、研究思路、结尾、开头”等类别区分,然后记录下来。当我自己在撰写论文相应的部分,比如我在写综述部分时,就可以打开我的电子笔记本,寻找适合的句子,模仿这些优秀的句子。
比如,我在阅读文献时,遇到过一段关于“概念不清”的表述。很多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都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我们写论文时也很有可能会遇到,那么就可以在自己的电子笔记中,找到这方面的表述,学习下表述方式。
需要重点提醒的是,这种方法,更适合新手——学术写作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基本的学术语言表达上还不太熟练的人。这种方法更像是修炼武功的“花架子”——可以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论文语言更美观、更加成熟、更具有可读性,但毕竟不是学术论文的终极要义。
要切记,学术论文的核心价值,一定是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