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好的论文篇幅虽然不一定过长,但是有较多的创新,读起来一般比较累,不过收获较多而深入,因此值得花心思去分析。一篇论文,主要分成3个部分,摘要、介绍和主体三部分。下面分享下每个部分如何去挖掘价值。
1.Abstract
说明论文的主要贡献、方法特色与主要内容。最晚硕士第二学期必须要学会只看Abstract 和Introduction便可以判断出这篇论文的重点和你的研究有没有直接关联,从而决定要不要把它读完的能力。
假如你有能力每三十篇论文,只根据摘要和简介便能节选出其中最密切相关的五篇论文,你就比别人的效率高。以后不管是做事或做学术研究,都比别人有能力从更广泛的文献中挑出最值得参考的资料。
2.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的功能是介绍问题的背景和起源,交待前人在这个题目上已经有过的主要贡献,说清楚前人留下来的未解决问题,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想解决的问题和他的重要性。对初学的学生而言,从这里可以了解以前研究的概况。通常我会建议初学的学生,对你的题目不熟时,先把跟你题目可能相关的论文收集个30-40篇,每篇都只读Abstract和Introduction,而不要读Main Body,只在必要时稍微参考以下后面的Illustrative example和Conclusion,直到你能回答下面这三个问题:
(2A)在这个领域内最常被引述的方法有哪些?
(2B)这些方法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的派别?
(2C)每个角色派别的主要特色(含优缺点)是什么?
问题是,你怎么去找这最初的30-40篇论文?有一种期刊论文叫做review paper, 专门在一个题目下面整理所有相关的论文,并且作简单的回顾。你可以在搜寻Compendex时在key words中加一个review而筛选出这类论文。然后从相关的数篇review paper开始,从中根据title和Abstract找出你认为跟你研究题目较相关的30-40篇论文。
通常,只要你反复读过该领域内30-40篇论文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你就应该可以从Introduction的评论中回答(2A)和(2B)这两个问题。尤其要记得,当你阅读的目的是要回答(2A)和(2B)这两个问题时,你一定要先挑那些Introdution写的比较有观念的论文念(很多论文的Introduction写得像流水帐,没有观念,这种论文刚开始时不要去读它)。假如你读过30-40篇论文的Abstract和Introdution之后,还是回答不了(2C),先做下述工作。
你先根据(2A)的答案,把这领域内最常被引用的论文找齐,再把它们根据(2B)答案分成派别,每个派别按日期先后次序排好。然后,你每次只重新读一派别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照日期先后读,读的时候只企图回答这一个问题:这一派的倡议与主要诉求是什么?这样,你逐派逐派地把每一派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给读完,总结出这一派主要的诉求、方法特色和优点(每一篇论文都回说出自己的优点,仔细阅读就不会漏掉)。
其次,你再把这些论文拿出来,但是只读Introduction,认真回答下述问题:每篇论文对其它派别有什么批评?然后你把读到的重点逐一记录到各派别的缺点栏内。
通过以上程序,你就应该可以掌握到(2A)、(2B)和(2C)三个问题的答案。这时,你对该领域内主要方法、文献之间的关系算是相当熟稔了,但是你还是只仔细读完Abstract和Introdution而已,内文则只是泛泛读过。
这时候,你已经掌握到这个领域主要的论文,你可以用这些论文测试看看你用来搜寻着领域论文的keywords到底掐不恰当,并且用修正过的keywords在搜寻一次论文,把这领域的主要文献补齐,也把原来30~40篇论文中后来发现关系较远的论文给筛选掉,只保留大概20篇左右确定跟你关系较近的文章。如果有把握,可以甚至删除一两个你不想用的派别(要有充分的理由),只保留两、三个派别(也要有充分的理由)继续做完以下的工作。
然后你应该利用(2C)的答案,在进一步回答一个问题(2D):这个领域内大家认为重要的关键问题有哪些?有哪些特性是大家重视的优点?有哪些特性是大家在意的确点?这些优点于缺点通常在哪些应用场合会比较被重视?在哪些应用场合时比较不会被重视?然后,你就可以整理出这个领域(研究题目)主要的应用场合,以及这些应用场合上该注意的事项。
最后在你真正开始念论文的main body之前,你应该要先根据(2A)和(2C)的答案,把各派别内的论文整理在同一个档案夹内,并找时间先后次序排好。然后依照这些派别与你的研究方向的关系远近,一个派别一个派别地逐一把各个派别一次念完一派的main body。
3.Main body
在你第一次有系统地读论文main body时,你需要懂:
(3A)这篇论文的主要假设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它是有效的),并且评估一下这些假设在现实条件下有多容易(多难)成立。越难成立的假设,越不好用,参考价值也越低。
(3B)在这些假设下,这篇论文主要有什么好处。
(3C)这些好处主要表现在那些公式的哪些项目的简化上。
至于整篇论文详细的推导过程,你不需要看懂。除了三、五个关键的公式(最后在应用上要使用的公式,你可以从这里评估出这个方法使用上的方便程度或计算效率,以及在非理想情境下这些公式使用起来的可靠度或稳定性)之外,其它公式都看不懂也没关系,公式之间的恒等推导过程可以完全略过去。假如你要看公式,重点是看公式推导过程中引入的假设条件,而不是恒等式的转换。
但是,在你开始根据前述问题读论文之前,你应该先把这派别所有的论文都拿出来,逐篇粗略地浏览过去(不要勉强自己每篇获每行都弄到懂,而是轻松地读,能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从中挑出容易念懂的papers,以及经常被引述的论文。然后把这些论文照时间顺序先后依次念完。记得:你念的时候回答(3A)、(3B)、(3C)三个问题就好,不要念的太细。
这样念完以后,你应该把这一派别的主要发展过程,主要假设,主要理论依据以及主要的成果做一个完整的整理。其次你还要根据(2D)的答案以及这一派别的主要假设,进一步回答下一个问题:(3D)这一派别主要的缺点有哪些。
最后根据(3A)、(3B)、(3C)的答案综合整理出:这一派最适合什么时候使用,最不适合什么场合使用。
记住:回答完这些问题时,你还是不应该知道恒等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当你是生手的时候,你要评估一个方法的优缺点时,往往必须要参考它的Examples。但是,要记得:老练的论文写作高手会故意只present成功的案例二遮掩失败的案例。所以,simulation example and/or experiment很棒不一定表示这方法真的很好。你必须要回到这个方法的基本假设上去,以及他在应用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resultant equations)去,凭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且参考(2C)和(2D)的答案,自己问问看,预测一下这个方法应该会用在哪些条件下(应用场合)表现优异,又会在哪些条件下(应用场合)出状况?根据猜测在检验一次simulatio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看它的长处与短处是不是确实在这些examples中充分被检验,且充分表现出来。
那么,你什么时候才需要弄懂一篇论文所有的恒等式推导过程,或者把整篇论文仔细读完?Never!你只需要把确定会用到的部分给完全搞懂就好,不确定会不会用到的部分,只需要了解它的主要点子就够了。
来源:彭明辉教授 ,中国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动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