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服务

科研知识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科服务 -> 科研知识 -> 正文

关于科研项目选题,你可能存在三个认知错觉!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2-28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科研项目要想获得立项,必须要有个好的选题。选题对于项目申报至关重要,有的人说,选题的重要性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占到四成甚至五成。这是对于项目申报的新手来说,而对于一个老手来说,项目选题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达到七八成,因为他已经形成了充分论证的素养和习惯,选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些。

在今天的这篇推文中,作者将给大家分析一下关于项目选题认知的3个错觉,让大家对科研项目的选题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作者将以教育部项目选题作为参照,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1.选题的困惑

2.错觉一:把项目选题等同于论文选题

3.错觉二:把教育部项目的选题等同于其他项目的选题

4.错觉三:认为好选题都被别人选完了,自己没法选了

面对教育部项目选题,大多数人都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自己选的题好不好,适不适合教育部项目的立项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困惑,是因为你对教育部项目并不了解,不了解就会产生迷茫感、神秘感。

有些人困惑:为什么我发表了那么多的高层次论文,却拿不到省部级项目呢?还有些人想不清楚:为什么我中标了省级项目,却中不了教育部项目呢?也有些人觉得好选题都被别人选完了,自己没法选了。这些困惑反映出大家在科研项目选题的认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自己搞不清楚如何选题。

有的人喜欢把这些困惑或问题看作误区,在这里我想把它们看作是错觉。误区和错觉有什么不同呢?我查了一下百度,误区是指理解有误,从而导致误区。有一个误区效应,误区效应是指在认知与行为心理学中,人们对较长时间形成的某种错误认识或错误做法,并未感到是错误,甚至认为是正确的,从而不知不觉地步入了失败的陷阱,这种现象就叫做误区效应。

那什么是错觉呢?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

误区和错觉在一些人看来好像是一样的,我理解实际上不一样的,误区很多是主观因素引起,一般很难短时间内改变。而错觉多是客观因素形成的,往往很容易短时间治愈的。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在短时间摒除这些客观引起的错觉,进而扫除选题申报的障碍。

那么到底有哪些错觉呢?重点谈三个方面的错觉。

错觉一:把项目选题等同于论文选题

以前有个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写了很多论文,甚至一些CSSCI高质量的论文,但是仍然拿不到省部级项目?当时我也很纳闷,于是就看了看他以前的论文,还有他的申报书,发现了问题,他按照写论文的那套选题范式来做项目的选题。

这个问题以前我也没有意识到,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先发表论文,有了几篇论文,积累了点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去申报项目。既有经验导致产生了一种错觉:把项目选题等同于论文选题,一般会凭借写论文的选题经验去找项目的选题。

我们在读硕士读博士期间会形成一种写作的风格和选题风格,这种风格随着你不断的撰写论文,而被不断强化。这种写作的学术训练本来挺好的,但是由于论文选题范式与项目选题范式不一样,有的时候写论文写得太好了,跳不出论文的选题范式,反而会使你不会选择高层次项目的申报选题。

1.png

图1

请大家看一下图1,绿色的圆圈代表论文选题,红色的圆圈代表项目选题,它们有很大一部分是交叉的,有些选题是既可以用来写论文,也可以用来报课题的,但是各自还有一些独立、不相关的部分。有些选题适合写论文,但不适合申报项目。如果你的选题落在了中间的部分,那么恭喜你。而如果你的论文选题恰恰落在了边缘独立的部分,那就麻烦了,论文写得越多,离项目申报越远。

那么,论文选题和项目选题到底有哪些差异呢?

第一,项目有经费支持,而论文没有。

纵向项目经费多来自于政府部门,经费支持有个宏观导向,特别是应用研究,要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有限的项目经费一定是优先资助那些现实价值更大的研究。因而项目选题一定有明显的现实价值,而且政府决策部门非常关注。而论文可以天马行空,只要有意思就可以。同样的选题,适合发表论文,但不适合申请项目。

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经济学(季刊)》刊登了很多选题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比如《“越漂亮,收入越高吗?——兼论相貌与收入的“高跟鞋曲线”》。看上去,这个选题非常新颖、有趣,最终被相中,然后发表了。可是如果拿这样的选题申报项目,估计没有一个专家会通过。因为这类研究对现实政策指导性不大。所以,大家在设计科研项目选题时要问问自己,这个项目选题值不值得获得经费资助(比如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8万块,或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20万块,等等)?

第二,项目与论文的评审方式不一样。

每个评审专家会拿到几十本项目申报书,有个通过率,通过简单比较,选出几个比较好的项目。有的时候专家手里拿到的选题都不是很好,总得挑几个,不能都不让通过。只能矮子里挑将军,把相对还可以的选出来。

所以项目评审会有个比较效应,只要你的申请书比别人的要好一点,不管是选题、还是形式上,极有可能会胜出的。而论文的审稿没有统一要求,通常是一篇一篇审,一般不会把几篇论文放在一起来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科研项目在选题时要问问自己,这个选题能否在众多申请书当中脱颖而出?

第三,项目选题与论文选题宽窄度不一样。

项目申请会写预期成果,多是写几篇论文、研究报告或者著作,所以与论文相比,项目的选题就要宏大一些,宏大的选题反映出该选题的价值更大,过窄的选题会导致指导意义有限。只能写一篇小文章的选题是无法申请到项目的。也就是说,项目选题要比论文宽一些。所以,在进行科研项目选题工作时要问问自己,我申报选题的宽度适不适合申报这个项目?

第四,项目选题与论文选题创新性的体现方式不一样。

论文创新有很多层面,比如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新数据等,有些层面的选题创新适合发表论文,但不适合申报项目。比如新方法、新数据,在这些方面的改进,比较容易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但是如果仅仅聚焦于这些层面的创新,仍然很难拿到高层次项目。当然对于史学可能是可以的。

比较容易获得科研项目立项的选题创新主要是新理论和新视角。新理论的创新非常难,公认的基本不可能。适合申报科研项目的选题创新就剩下“新视角”了,新视角带来了对某个问题的新认识,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以新视角体现创新性的选题是比较容易获得科研项目立项的。所以,在进行科研项目选题的时候要问问自己,这个选题是否是一种新视角?

错觉二:把教育部项目的选题等同于其他项目的选题

让我们还是以教育部项目为例。在申报教育部项目之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去申报一些省厅级项目和学校的项目,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然后我们会理想地认为教育部的选题与这些项目的选题都是一个套路的,进而会凭借自己的既有经验去选题。甚至有些人想用一个选题通吃所有的项目,其实是无法做到的。

2.png

图2

我们来看图2,有一些选题可以同时报省厅级项目和教育部项目,所以选题存在交叉部分,但是有些选题只适用于其中的某一类项目。例如,针对某省省情的研究更适合报省厅级项目,而报教育部项目就不合适。反过来,一些理论性的、较宏大的选题适合报教育部项目,不适合报省厅级项目。

我曾试图用立项的教育部项目去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结果失败了。后来明白了,我的教育部项目选题落在了边缘不相关的地带,不适合报教育部项目。

这次失败,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想用一个选题去申报不同层级的项目,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每一级项目的特点及对项目选题的要求都不一样。如果你想用已获得立项的省里的项目,去申报教育部项目,不做重大改变也是难以成功的。此种教训比比皆是。

所以在申报教育部项目前,一定要对教育部项目有个清醒全面的认识,要去研读教育部项目的申报要求、历年的立项选题。教育部项目不同于国家社科项目和省社科项目,比如,在2019年度教育部项目的申报通知里明确规定:

“本次项目申报不设申报指南(专项任务项目除外),申请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认真凝练、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由于没有选题指南,所以教育部项目对选题的约束明显降低了,给了申请者足够的选题空间,申请者可以研究一切想研究的问题。

申报通知里还指出:

“申请者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申报课题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和学科建设需要,体现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学术创新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聚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体现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决策参考价值。”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十九大精神、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一定要看十九大报告,如果连十九大报告都没看过,你的选题一定不符合项目要求。如果你的选题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是不可能立项的。

所以,选题时要问问自己,这个选题是否符合教育部项目申报的要求?不要始终抱着自己以前的研究选题或者博士论文选题不放,该放就要放,你的选题可能已经过时了。

错觉三:认为好选题都被别人选完了,自己没法选了

好多人经常会发一些感慨:到底该选个什么题目好呢?我该怎么选题啊?能不能帮我选个好选题啊?选题困难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我看来,大多数人的选题困难其实只是一种错觉和心理暗示。

实际上,选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原因有三:

一是我们处在一个未知的世界,有太多的问题并未得到解答。

二是任何一种研究都带有局限性,不可能解答未知世界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三是每年立项几千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难道不足以说明——还有太多的选题值得深入研究嘛。

同一个选题静止地看,已经没法再研究了,但是从动态角度看,新背景的出现会再次激活这个选题。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新时代,不仅创造海量的新课题,而且还以杀猪刀式的手法激活很多老的问题,这得有多少选题啊,成千上万肯定有的。

总之,我们经常会出现以上三种错觉。在进行科研项目选题工作时,我们要尽量在短时间内,摒除以上三个方面的错觉,打开心扉。选题时运用静与动的辩证法,去感受和思考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无数好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