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读者培训>>教学科研>>正文
思想传递与语言表达:课题论证和论文撰写感言
2021-04-22 08:34   审核人:

近年来,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已成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申报的成功与否和论文发表的多少也成了衡量研究者个人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而作为衡量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也被纳入到各种评价或考核体系之中。这种政策导向,不仅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申报课题并发表论文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其积极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在项目申报或课题论证以及论文发表过程中,“想要”和“能够”远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而要把“想”转变成“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试图说服“审读者”——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在“匿名”状态下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或中介去沟通,去连接。如此一来,怎样通过语言或有限的字符去传递思想,或通过怎样的语言去表达观点就是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自己近年来对一些课题申报材料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审读体会,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一些经验,在语言运用方面以下同样有着相当的普遍性。

一是言不尽意。从事学术研究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即通过对以往文本材料或文献资料的大量阅读,以及对前人或他人在某一研究领域已经做了什么的归纳整理,为自己下一步还应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进行“准确定位”。然而,许多时候许多研究者,尤其是初学者,虽然阅读了大量的文散资料,但很难分门别类地系统概括和提炼,说了很多都难以切中要害,这样留给评审者或编辑的印象很可能是“表述不清,思路零乱,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等等。也许,“作者”在下面的确做了很多功课,在心里也是清楚的,但通过语言文字的转换后却不能言简意赅地传递思想,其结果往往是很可惜的。

二是词不达意。学术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文本阅读,而且需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在对书本知识进行质疑或批判的过程中创新思想和文化,进而创造历史。然而,要把纷繁复杂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通过一定的语言词汇描绘反映出来并非易事,如有的研究者虽然通过实地调研或口述访谈,以及自己在实践中脚踏实地的行动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词仁的贫乏,往往难以诉诸文字传递思想;有的则原封不动套用他人既有的概念或理论框架而没能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必要的界定或限定,往往会由于学科间和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歧义,甚至误解。种种情形表明,用词不当或用词不准确,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作者和读者(评委和编辑常常是第一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致于事倍功半。

三是文不对题。不论是课题申报还是论文撰写,其思想和内容的传递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一定的体例框架内、通过不同层级的大小标题进行呈现的。因此,文题是否相应,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概念的内涵是否明晰并一以贯之,都成了审读者判断研究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具体就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来说,许多人常常将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杂糅,将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研究方法混淆,将研究重点和难点等同,将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并列,将主要参考文献和一般参考文献并置等等,都使得课题论证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中标的几率。

四是以文害意。语言文字作为传递思想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如果使用得当,则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力,如果语言不流畅,文气不贯通,或为了追求某种工整或对仗刻意使用某一类词汇,或为了标新立异而生造词汇,或将还没有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随意照搬挪用,或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或序号的排列混乱不堪,等等,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者思想和观点的表达,而且会给读者的第一感觉留下不好的印象,进而对研究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能力产生怀疑。

当然,评审者或编辑的意见并不是科研成果能否产出的最终判决,更不是什么权威人士做出的权威决定,无需迷信。重要的是把评委或编辑作为一个重要的读者对象,如何运用好语言文字这一思想和文化传承的工具,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写文章如此,说话也如此。

作者:畅引婷老师,《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主编。

关闭窗口
   
  科研知识 更多>>
· 文献综述部分评述已有文献的三种...
· 让论文“有深度”的三个论证策略
· 借助文献批评寻找空白创新的八个策略
· 别中招!学位论文写作30忌!
· 不写论文的四个理由
· 如何高效读文献?实现无痛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