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读者培训>>教学科研>>正文
“张冠李戴”式的隐性学术不端,有哪些?
2020-12-25 09:08   审核人:

一、引文张冠李戴

经常看到作者在引用别人的观点时,只引述只言片语,对别人论点成立的前提条件视而不见,故意截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部分进行引述,回避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论点。比如:作者将一个高温高压实验得出的结论直接引用在常温常压下的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这是极其不严谨的,也是极其隐秘的。这种学术不端行为很难发现,审稿专家和编辑一般只有通过阅读作者引用的文献才能了解。要规避这类学术不端行为,审稿专家和编辑必须研读大量文章相关的参考文献,这会急剧增加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工作量,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很难避免这类学术不端行为。

二、作者张冠李戴

作者张冠李戴这类稿件涉及论文买卖或者利益交换,相对更加隐秘。

1.论文买卖和利益输送

某些作者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评职称、申请奖学金、申请科研项目、项目结题等需要论文,而自己又没时间、没精力或没能力撰写论文,就会铤而走险,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获得论文。为了获利,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以买卖论文、代写代发论文的公司,甚至有些素质较低的期刊编辑为谋取私利也参与其中。这些通过金钱交易得来的论文很多是作者张冠李戴型论文,让人防不胜防。如一家俄罗斯网站“国际出版社”宣称,只要花35000卢布(约合人民币3800元),就能在已获准发表的论文中买到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过去3年中他们已为超过2000篇论文添加上了上万个作者。某知名三甲医院一位内分泌科男研究员自爆:为了追求同校一位女博士,送了她5篇医学SCI

作者张冠李戴型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存在于个体,有些团体为了利益也可能存在类似的行为。比如甲方单位领导要评奖、评职称,但学术水平有限或没时间、没精力写论文,这时他可能就会请乙方高职称高学历人员为其代写代发论文,并许以给钱、给项目等好处。倪爱香在审稿时就发现,有些稿件质量高、创新性强,但文章第一作者单位与其他作者单位不同,通过与作者交流了解到,第一作者为甲方高级管理人员且与其他高学历的合著者并不认识。据此推测,该文章很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是一篇存在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

2.论文“乱”署名

“乱”署名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1)主动“乱”署名。有些作者为了让自己所写的文章看起来“有权威”“质量高”,不经知名专家学者同意,将其姓名写入共同作者名单,希望借助这些专家的影响力,使文章能够较容易被高影响力的期刊接收。也有个别作者“偷文章”,利用工作之便,直接将原作者的姓名改为自己的。如2011年,燕山大学付炜教授在评审他人论文时,均以“建议本文修改后重审”为由退回,随后却将自己的姓名写在原作者论文上,原文章经略加改动后,堂而皇之另投他刊。

2)被动“乱”署名。有些科研项目结题时,强制要求项目负责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确要求项目结题必须以负责人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项目负责人一般学历高、职称高、职务高,这样的负责人做项目肯定让人放心。然而,现实中这样的“三高”项目负责人一般非常忙,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论文。为了科研项目的结题,项目成员就不得不“牺牲”一下,将自己论文的第一作者位置让给项目负责人。

三、内容张冠李戴

文章内容的张冠李戴,一般多发生于图片及数据表格中。如文章A中的图片或数据直接被作者用于文章B中。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系统可以检测出图片和表格的重复率,因此,类似的问题必须依靠熟悉这两篇文章的专家才能识别出。如20181019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0级博士生叶肖鑫由于将同一些图片反复用于描述完全不同的材料和样本,导致其发表于20142016年的11篇材料学论文被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期刊网站撤稿。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万某的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张冠李戴,该文是一篇关于篮球的论文,可文中却多次出现“踢球”字眼等。

四、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张冠李戴

作者利用自己或同事的邮箱伪造成知名学者的邮箱,将其推荐给期刊编辑部作为评审专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章的评审通过率。如2017年,由于涉嫌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审稿意见,世界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一次性撤销其旗下杂志Tumor Biology 20122016年发表的中国作者的107篇文章。

关闭窗口
   
  科研知识 更多>>
· 文献综述部分评述已有文献的三种...
· 让论文“有深度”的三个论证策略
· 借助文献批评寻找空白创新的八个策略
· 别中招!学位论文写作30忌!
· 不写论文的四个理由
· 如何高效读文献?实现无痛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