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读者培训>>业内动态>>正文
读者阅读行为的社会观照
2018-12-28 09:48   审核人:

阅读作为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理、心理反应过程,既是一种有目的的意识活动,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除了语言文字、文本等是社会的产物外,阅读行为本身要根据自身头脑的思想、情感储存(也就是自身社会化的效果)和阅读的社会环境来“翻译”“还原”“理解”“体会”感知到的文字符号。从阅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读者的阅读行为实际上是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的结果。

黄晓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

 

一、阅读是读者对信息知识的选择过程

阅读行为的选择性是读者阅读的基本战略,读者有选择地阅读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活动总是由一定的个体,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取一定的读物、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读者的任何阅读行为都是选择的过程或结果。可以说,没有选择就没有阅读。

从选择阅读内容和文本来看,一是根据读者的社会角色而定,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二是根据个体的兴趣爱好、专业素养、阅读品位、信仰价值观等决定,也就是其社会化的程度;三是根据一定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的作用和影响而定,读者所处的时代流行的思想和品位,其社会周边人群和传媒的推荐介绍等;四是根据阅读物的质量包括公信力、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而定;五是根据社会提供的阅读条件主要是阅读物的获取条件,包括读者收入水平、地区经济总量、宏观经济政策等,还有阅读场地、阅读时间而定。因此,阅读的选择性表面上看是读者的个性、兴趣使然,从实质上看,都是社会化作用的结果,是信息的社会选择过程。

从阅读过程来看,阅读的选择包括选择性关注、选择性阅读内容、选择性地阐释和理解、选择性记忆、选择性复述和再创造等。从阅读环境的选择看,有图书馆阅读、家庭阅读、学校阅读、户外阅读等等。

阅读的选择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读物的无限性和阅读个体阅读接受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其一是由于古今中外人类思想认识成果及其读物的无限丰富性决定的,我国古代对文献的丰富性就有“汗牛充栋”的形容,现代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阅读内容更是快速呈几何级数倍增,信息知识“爆炸”,读者当然要更有所选择;其二是由于阅读物质量的千差万别,有健康的也有糟粕的,有优质的也有平庸的,更有粗质滥造的,既使是同一个主题也有多种著作,同一种著作也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良莠不齐,读者要有所选择;其三是读者阅读时间的有限性,“人生也有涯,知也无涯”,读者只能选择其中与自己有关或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来阅读;其四是阅读效率的最佳化,阅读讲求效率,读者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要选择最好的阅读路径和方式,因此有精读也有浏览,有默读也有听读,有群体阅读也有个体阅读等等。

二、 阅读是读者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阐释过程

读者阅读文字信息首先是解码过程,也就是读者理解并阐释文章的事、意、情、景的过程。阐释是一个赋予意义和理解体验的过程,即读者把意义赋予所看到的一段文字的过程。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所传达信息的合理解释”①。

阐释是大脑的一个积极、有序的过程,一个搜寻所读文字内容的“可能意义”的创造性行为。在阅读中,读者的内心世界是被阅读过程所塑造的。阅读要求个人处于独处状态,要求安静的环境与心态。特别是阅读文学的过程,是读者自我内心分裂与丰富的过程。在阅读中,读者会不知不觉地在小说、诗歌等文本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寻找自己的另一个自我角色的可能性,对读物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在读物中产生自我投射,产生自我的“镜像”或“映像”,产生对阅读内容不同的理解、意会。个人“镜像自我”的阶段是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中产生与生根的。这个自我的确认、自我的投射都是文学话语活动的产物,是想象力意会、阐释的结果。

阅读的理解和阐释发生在现实与虚构、想象与思想之间,阅读使读者置身于一个虚构的世界或一个可能性的环境之中。在阅读中,读者会从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影像,甚至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扮演”这个自己喜爱的文学角色,如很多青年找对象时都投射了自己对某一读物中所喜爱角色的理解和想象。应该说,自我是阅读的产物,也可以说在作为读者的经验中诞生了自我认识。

现代阐释理论始于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新教神学家费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1768—1834),他试图建立一个系统来探寻作者们在其文字中究竟要表达什么意义。他运用一种科学方法进行文本分析,认为这将是找到作者初始意义和感情的钥匙。阐释理论流派是试图从古代文献到青少年行为中找到行动和文本中的意义的理论。这一流派的理论试图在个人理解和科学解释之间作出区分。阐释的目的不是去发现制约事件发生的法则,而是揭示人实际理解其经验的方式。

国外有几个传播理论都持阐释论观点,其中包括文本阐释论和文化阐释论。在文本阐释方面最有名的学者是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1913—2005),他认为文字具有的意义与原作者意图无关,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三、阅读是读者社会认识的重构过程

读者的社会认识的重构即是读者阅读阶段及阅读之后以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每一个阅读者都在重建自己的社会认识。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的认识也在重建创新。

阅读时,大脑对原文进行复印,也对原文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读者将自己的感情和知识融入阅读过程,进行想象、推理、参照、重构以及其他许多复杂的大脑活动,阅读就等于思考本身。阅读不是照搬原样,而是一种升华的传递,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重新建构和再生过程。正如古希腊内科医生、社会心理学家盖仑(公元130—200年)谈到阅读前辈哲学家兼内科医生希波克拉底的文本记录时这样写到,在阅读时,“我会解释(他的)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然后把自己的知识补充进去。我的知识是用他记录下来的那些方法获得的”。这才是阅读的本质所在,即理解文本,学习文本,然后构建新文本。②

重生建构和再生的关键,依赖于千差万别的每一位读者,因此,阅读过程的结果必然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这种个人色彩表现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将文本内容与个人的情感、兴趣、喜好和知识有机地调和在一起,从个人的社会经验、阅读经历、社会成规、个人品位来体会和思考文本的意义并导出结论,这自然是一种重新建构,其结果必然生成一种与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既互相联系又不相同的具有读者个人色彩的新思想和情感。因此,阅读是读者认识的重构过程,是作者的思维通过文本的跨越时空的传递,被特定的目标读者的阅读再现,同读者的自身的思维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新思维的过程。

实质上,阅读活动是以文本为媒介的读者与作者进行的社会信息交流,因而阅读必然使读者的主观色彩和作为社会产品的文本所表现的内容之间建立一种“相适应或相对抗的平衡”,在交流过程中,由于读者的文化沉淀的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附和心理和创造心理的综合作用,这种交流的结果实际上成了读者社会认识的重构过程,整个社会的认知也在这种交流中得到加速发展。

当今,在移动互联的数字阅读情景中,阅读的客体——文本的生产与阅读接受的同时性和重叠性,主要是读者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参与其中,造成原始创作文本的改变,偏离当初作者的创作意图,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在阅读中表达观点、倾诉意见,这种阅读方式有利于阅读者主观建构表达思想的时空,作者可以根据反馈随时改变文本框架,并结合读者的喜好设计脉络、结局,也可根据读者意见决定是否继续创作或中止,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因此,在移动数字阅读中,读者在文本创作、重构中发挥着主导性与决定性作用,读者与作者随时交流、碰撞,不断生发思想和知识火花,重构新内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力的前提首先在于整个社会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因为人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在通过阅读吸取前人和今人的思想认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阅读这种社会信息的交流、交往、碰撞中升华、实现的,而移动数字阅读大大加速了这种进程。

四、阅读是文本的消费过程

根据人的需要的不同,消费分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阅读是消费文本的过程,是一种精神消费,精神消费或文化消费是人类的高级消费形式,与物质消费有质的区别。其一是消费的对象是知识、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等,其外在形式是影、音、书、画、报刊等。其二是消费过程是对精神产品的内容的阅览、理解、阐释、体认、欣赏的过程。其三,与物质消费不同,其可保存、多次反复利用消费。其四,其消费过程是无形的。其五,其消费结果是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素养。

阅读行为从表面看,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消耗的是纸张、油墨、光盘、网络、屏显等介质,从本质来看,阅读还消耗了读者的时间、身心和智力,然而这里通过阅读文本内容的消费不是简单的“消耗”,因为读者所阅读消费的是科学、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其与一般的物质和商品消费的意义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就在于,阅读消费后会使读者产生新的科学、文化、艺术成果,这种消费是无形的,而且阅读消费的文本内容越多,阅读主体所产生的新认识、情感成果越多。阅读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以文化符号为载体的价值消费,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潜生性,人类通过阅读这种特有的消费行为,积累知识和情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完整的文本消费包括两个环节,即获取文本和阅读文本,唯有阅读才是实现文本价值的最终的、实质性的行为,真正完成整个消费过程。阅读是实现文本消费中人的社会联系的过程,文本从作者到出版到发行,再到读者手中,只有经阅读消费才能实现整个社会联系的链条,完成整个产品(文本)的生产消费从人(作者)到人(读者)的社会过程。作者写作文本、编者编辑文本、出版者出版文本、印者印制文本、发行者传递(输)文本,书店销售文本、图书馆档案馆整理文本,这些社会分工的局部劳动都由于阅读的作用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其信息知识价值为社会所认可,转化成社会劳动,完成了文本作为一精神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过程。阅读消费过程是具有主动性制约性的环节,因为文本生产、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阅读的需要,消费决定生产,阅读需要反过来又制约生产,成为主宰生产传播的制约性力量,所谓按需出版、按需印刷都取决于读者的阅读需要。

畅销书是阅读消费中很有意义的现象。某时期内,各阶层读者主动踊跃地认购、消费、传阅、议论某一本书的盛况,不仅给作者和出版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给社会思潮带来巨大影响。畅销说明某书的主题和结构、叙事方式契合广大读者的潜在需要,又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发售。某一种书之所以畅销,更深层次是因为其主题、人物、思想作为一个源头,嵌入当时社会的思想构成、组织构成和行为构成中,其文化价值在被阅读消费中得以引起巨大的共鸣,并外化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趋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

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国民素质越来越以国民的阅读消费力和阅读消费量来考评和衡量,因为一国和社会的竞争力也与国民的阅读消费力和阅读消费量成正比,如德国、日本、以色列、美国、俄罗斯、英国、匈牙利等阅读力和阅读量排名靠前的国家无一不是国民素质高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2002年底,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研究报告指出:“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决定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③据调查,我国成年人平均年阅读纸质图书不到5本,说明我国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任重道远。

五、阅读是文本传播社会功能的实现过程

传播是信息在时空中的流传、交换和共享。文本的传播是传播的一种形式,文本是思想、知识和情感的载体和固化,无形的信息是其实质,有形的文本是其外壳,读者借它而获取信息。文本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最大程度的时空流转,使其内含的思想、知识和情感活化起来并为社会所共享,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价值,并使其为最广大的读者所阅读接受而实现创造性地增值。文本传播的传播者是作者和书报刊的出版发行机构、图书馆情报机构等,受传者是广大读者,中介是各种文本。

以纸介质为代表的书报刊等文本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文本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的成果,都具有向社会传播、发散其内蕴,从而诱导、激励、提醒读者进行新的科学文化意识创造的功能,而阅读活动则是文本传播功能的实现过程。文本的内容只有在被阅读时才存在,只有被读者阅读才能被激活起来,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功能的共享——传递信息、知识和情感。

文本的知识价值通过被阅读,与现实产生联系,文本其中蕴含的知识信息被读者接受和利用,文本的知识价值才被对象化、现实化,文本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与物质产品的一次性消耗掉的特点不同,文本的产品价值是在反复的体味、理解中被开掘和享用的,而开掘、享用的程度和效果则取决于读者的阅读修养和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健全的生理心理基础上,缘于语言文字认知程度,更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除个体特殊经验感受外,更是所处的国家、民族、时代、阶层、地位等综合影响的结果。文本的复杂性和读者的多样性,必然使得不同情境下的阅读会有不同的效果。

阅读是最终实现文本社会价值的过程。因为人们买书可以不是阅读,而是收藏,或附庸风雅,或迎合上意,或从众心理等。可以说,从读者购买开始,读者实现消费文本的经济价值(效益),而只有通过阅读行为,才能实现文本的社会价值(效益),而社会价值(效益)的实现是文本生产目的的全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实际中忽视甚至舍弃“无效”发行(有偿发行出去,实现经济效益,但读者根本没有阅读)量,而注重、追求书报刊的“有效”发行(无偿发行出去,但读者确实阅读了,达到了影响读者的目的)量。

文本的社会效益和传播功能是否能实现,主要看是否被读者所阅读,阅读的人数(包括网上点击率)和阅读后理解程度的深浅,对某一文本阅读者越多,理解越深,则这一文本的社会效益和传播功能发挥得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阅读行为是实现文本传播社会效益的过程,这是文本与其他社会商品所不同的重要方面,也是其特殊性所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用一本书(刊)的发行量大小、或用一个文档在网上的点击率来衡量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不能简单地仅仅以发行量、点击率来考察其社会效益。因为某一文本的发行量或点击率与其发挥的社会效能可以成正比,但也常出现不一致或相反。如有些不是读者所需要、而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强制发行的书,虽发行量很大,但读者阅读得很少或没有阅读,这类书所发挥的社会效益便不能与发行量成正比。同理,书店和图书馆、资料室的图书,购买、阅读人次多,则待购和馆藏图书的社会效能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被购买、借阅的呆滞书则没有实现其向社会传播的效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出版社、书店、书屋、图书馆、移动网络阅读中心等都要树立读者阅读观念,关心文本内容的阅读命运、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关心文本是否为读者感兴趣和接受,积极引(诱)导读者阅读,并把充分满足读者阅读需要、发挥文本最大的社会效益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同时,重视读者的反馈,把某本书或某种书是否被阅读和阅读的多寡、成效作为改进自身工作的依据。

六、阅读是信息知识的社会交流过程

文本是作者为了将个人的认识、信息、想象、情感存储,并与他人交流而将文字符号载入其中的。阅读是从文字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活动,阅读活动可以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以文本作为中介物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过程,它的发端是文本的作者,其终端则是读者,并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作为交流的基础。没有阅读,这种交流便不可能发生和实现。因此,汲取、接受文本内容的阅读活动是实现作者—读者社会信息交流的必要环节,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正是大众传播学所界定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从单个的阅读行为来理解,似乎作者与读者是一种单向的交流,而实质上,阅读影响和改变读者心灵思想的同时,读者的心灵也在影响改变着阅读,书本和读者之间是双向互动,“如果说我们让书展现生命,书也使我们展现自我”,阅读的时候,读者沉迷于文本中,进入作者营造的另外一个世界,它影响着读者的心灵,读者的心灵也在塑造作者的文本世界,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交流、碰撞与结合。因此,阅读是个体从符号中获取意义的活动过程,阅读使个体“卷入了”群体的信息交流之中,阅读的普及构成广泛的社会信息互动。

社会的阅读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双向交流过程。信息交流作为一个过程,受、传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互动之中,作者写文章,对读者来说,作者是交流的主体,但换一个思考角度,今天的读者,会是明天的作者,昨天的交流客体又变成了今天的交流主体,整个社会由于阅读活动而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的复杂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网络。移动网络文档这种新技术中的阅读因其互动、社交功能的使用而使读者和众多作者之间的即时交流成为可能,从而拓展了阅读交流交往的社会效果,更是使阅读的社交化功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阅读所反映的社会交流过程包括纵向交流和横向交流两种功能。纵向交流功能是由阅读物的存贮作用所决定的,在没有阅读物之前,人们靠大脑记忆来储存直接参加社会所利用的经验和知识,靠口语来传播和交流,因而其存贮交流是围绕人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和交流受到人的活动的自身局限。阅读物——文本的出现使人类能通过对文本存贮的符号化记录的阅读来与非身边人,甚至前人和后人进行社会信息情感的交流,阅读超越了一般的社会交往(流)活动,可以超越时空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先人(作者)或异域的同代人(作者)展开心灵的交流,在一定时空内的交流是有限的,而超越时空的交流是无限的,这是阅读这一信息交流方式的优越性,它大大拓展了人类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人们除了能与前人进行纵向交流外,还通过阅读与同代人交流,即横向交流,阅读又使相隔遥远的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变为可能,并使社会意识得到外延性的开拓和绵延。

现代人阅读的交流过程,及其他交流工具和手段较之原始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具有间接、抽象、系统、累积的特点,只有掌握了语言文字符号的社会个体(即符号人)才能加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人类信息交流的社交化程度空前提高,与传统阅读先出版、后阅读具有较长的延时性不同的是,数字阅读特别是移动互联环境下,数字信息快速生成,可以被读者快速地获得并阅读,生成与阅读几乎同时发生,信息生产和信息接收具有共时性,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表达和知识给予,而成为文本创作除作者之外的另一主体。在阅读中,读者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信息添加又常常成为其他读者的阅读文本,文本生产和文本阅读接受产生重叠性,其交流效率、频率、效果又得到新的延伸和提高,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提高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社会的能力。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是交流融合的结果。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是交流,不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精神的交流,而这种交流的第一步就是阅读,阅读世界上所有的好书。

七、阅读是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积累过程

由于文本的保存功能这一前提,使得阅读行为成为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积累过程。文本的载体由最初的结绳记事到龟甲、兽皮、绢帛、竹木、再到近现代普遍使用的纸张,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本的保存和普及,通过人的阅读,使人类文明能够不断延续、积累并扩展,成为改变世界和历史的巨大力量。

据专家研究推断,谷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机在欧洲诞生之前,全欧洲的书籍仅有数万册,且深锢于教堂及修道院,平民难得一窥。随着谷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机,机械化大量复制的书籍释放的力量,使更多的人能够阅读更多的书,从而对欧洲的知识普及、科技进步、宗教改革、思想启蒙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正如加拿大哲学家、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印刷品为过去的著述提供了容量宏富的新型记忆器,这就使个人的记忆力不敷使用了”,“ 借助积累的手段,这一过程(指书籍印刷和阅读)可以使任何群体实现无限的拓展。”“万古不朽的属性是印刷物不可思议的可重复性和延伸性等固有的属性。”④ ⑤

谷腾堡印刷《圣经》,使之大量传播,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为之欢呼,誉为上帝的“至上神恩”,教徒们再也不必非要到教堂听神父的讲经“胡诌”,而可广泛直接阅读《圣经》,马丁·路德因此发起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使欧洲逐步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

《诗经》和《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典籍经过数百乃至数千年的流传,终于等到了它的一位特别的“知音”,现代中国人屠呦呦通过阅读它们所得的提示和启示,最终发明了治疗虐疾的新药——青蒿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201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我国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就因为我国从殷商以来不间断地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典籍。

现代移动网络的运用,不仅使人类文明信息的传播和阅读更加便捷、通畅、高效,而且由于光电等技术的采用,使人类文明信息的载体更多样,保藏更长久、更生动,从而使人类文明信息的代际传播和积累更多元、更周全、更完整。

八、结语

阅读是个人心理活动,更是有目的的社会交流活动。个体一旦掌握人类共享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就能通过阅读行为参与到社会信息知识的交流、传承中。从现实来说,阅读是社会知识信息传播交流的接受环节,是以书报刊为主要形式的纸质文本内容和以网络为传播渠道的数字文本内容的各类文献的消费环节。

简言之,以语言文字为基础、以知识信息为内容的文本生产和传播,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是供人们阅读才出现和存在的,也只有被读者阅读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而且,只有使其被最大多数读者阅读,才能放大、倍增其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只有对准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引导、升华全社会的阅读品位和情趣,才能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因此,阅读活动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对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极为重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更深刻理解和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出版发展观和指导方针。

文章来源:《出版发行研究》杂志2018年7月刊

文章作者:黄晓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

关闭窗口
   
  科研知识 更多>>
· 文献综述部分评述已有文献的三种...
· 让论文“有深度”的三个论证策略
· 借助文献批评寻找空白创新的八个策略
· 别中招!学位论文写作30忌!
· 不写论文的四个理由
· 如何高效读文献?实现无痛写论文